東南亞國家聯盟(英語: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英語:ASEAN),也叫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亞細安組織(亞細安)及東南亞合作組織(東合),是集合東南亞區域國家的一個政府性國際組織。預定2015年成立“東盟共同體”[8]。
東盟成立初期,基於冷戰背景,主要任務之一為防止區域內共產主義勢力擴張,合作側重在軍事安全與政治中立,冷戰結束後各國政經情勢趨穩,開始轉向加強區域內經濟環保等領域的合作,並積極與區域外國家或組織展開對話與合作[來源請求]。
東盟最知名的特點,就是在談判協商時採取“東盟模式”(The ASEAN Way,或稱亞洲方式),也就是對成員國內政、領土和主權採取不干涉的原則。而許多具爭議性的議題,往往因東盟模式而無法取得共識而遭擱置。
1961年7月31日,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在曼谷成立“東南亞聯盟”。
1963年,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因為領土問題斷交。1965年8月,新加坡、馬來西亞分治,聯盟由此陷於癱瘓。
1967年8月6日,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於8月8日發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
1976年,在峇里島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第一次首腦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東盟協調一致宣言》,也就是《峇里第一協約》,確定了東盟的宗旨和原則,成為東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