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五年前,說起在上海和北京舉行的頂級網球比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燒錢遊戲”,但隨著李娜2011年在法網加冕女單冠軍,作為一種全新業態的網球產業開始浮出水面,各級網球賽事在各地如雨後春笋般萌發,短短幾年間,由李娜燒起的這把“網球之火”席捲全國。但令人遺憾的是,本該作為東道主出戰的李娜甚至沒等來武漢公開賽揭幕就退役了。而中國網球小將的青黃不接,讓人對這股網球熱潮產生擔憂。於是,“地方投資衝動”、“地產網球”、“過度開發”等言論甚囂塵上。“檢討”中國賽季,我們究竟在這條網球快速路上收獲了什麼,已經或者即將面對怎樣的困難?
網球文化沉澱需要過程
十年前,網球在中國的地位遠不及乒乓球和羽毛球。2004年雅典奧運會,孫甜甜/李婷奪得女雙冠軍,直接導致了兩個後果:第一,網球運動開始在各地啟動,第二,李娜複出並在首屆WTA廣州網球公開賽上奪取女單冠軍,從此掀起了中國女網職業化的序幕。
實際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網球運動還只是停留在運動隊,並未在民間形成熱潮和文化。中國較早舉行國際網球賽的城市是上海,當年喜力公開賽讓人們在“家門口”領略到了職業網球的魅力,而張德培等大滿貫冠軍也讓人們對網球運動的理解耳目一新。
負責上海大師賽運營的上海久事國際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瀾表示,正是從那時開始,網球文化在上海沉澱下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球迷、球員、賽事運行、贊助商等一系列因素共同組成了網球文化,對於這項賽事的發展至關重要。“現在上海大師賽簽表未出,8強戰以後的門票已經銷售一空,這應該歸功於網球文化的作用,”姜瀾表示,國際化讓上海更容易接納網球這項舶來運動,“雖然我們通過專門渠道出售給外籍人士的票並不多,但實際進場的外籍人士卻不少,說明他們已經和普通上海球迷一樣買票觀賽。”
這種文化的醇厚讓票房有了保障,同時觀賽氛圍、禮儀等問題也逐年好轉,這個過程與上海大師賽扭虧為盈是同步的。
觀賽人群需要多個年齡段
說起上海大師賽和四大滿貫賽事的區別,姜瀾認為,上海大師賽的觀賽人群還集中在中青年階層,而四大滿貫則覆蓋了全年齡段,“(大滿貫)第一周我們經常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進場觀賽,第二周開始,越來越多年輕人入場;白天是老人場,晚上則是下班的精英群體為主,票房自然不成問題。”
廣州日報記者在澳網曾採訪過一位80歲的老球迷,他和老伴看了40年澳網,每年初看球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當然,第一周廉價的球票也是他們比較能夠接受的價位。而在中國,老年人進場看網球還是比較少見,“這像文化一樣,需要時間,等十年二十年後,我們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老球迷。”姜瀾說。
賽事商業化需要適度
姜瀾透露,上海大師賽有20多個贊助商合作夥伴,總贊助金額超過1億元,加上票房,賽事已經開始盈利。當然,作為亞洲唯一一項ATP1000分大師賽,上海大師賽的立意肯定要高於盈利,更多重要的意義在於,賽事代表了中國上海接納世界文化的先鋒示範效應,通過大賽將城市推向世界舞台,這是加快中國與世界聯繫交往的重要渠道。
“在ATP大師賽版圖中,上海的商業開發程度是最高的,”姜瀾說,由於席位有限,他只能採取“騰籠換鳥”的做法,當有贊助商退出時,才會引入新的贊助商,今年上海大師賽引入了3家新的贊助商,“ATP當然希望看到這樣的繁榮景象,但我們不希望球迷進場看到的滿眼是廣告,過度商業化會傷害到賽事本身。”另外,姜瀾透露,作為對贊助商的回報,有30%的球票會給贊助商分配。這也導致票房很好,特別是後半程門票早早售罄,而上座率卻未必高,因為很多人拿到贊助商的贈票後並不一定會入場觀賽。這也是組委會比較頭疼的問題,過度商業化帶來的資源閑置、浪費,成為上海大師賽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另外,隨著費德勒步入職業生涯的尾聲,如何破解沒有費德勒帶來的票房危機是上海大師賽要解決的問題。姜瀾表示,其實,今年賽事組委會已經開始淡化費德勒出賽,轉而挖掘賽事的其他亮點,這也是為了避免“球星綁定票”的效應進一步深化。
事實上,工作日、球星退賽都會導致票房和上座率萎縮。費德勒曾是票房的最佳保障,像去年他在上海大師賽加冕,“黃牛”大賺一筆,組委會為了平抑票價,採取了從“黃牛”手中回購門票的方式來滿足球迷的觀賽需求。(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