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試論深化兩岸政治互信的社會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0:38:17


 
  兩岸生活共同體更主要地是體現在兩岸密切的社會關係上,且不說兩岸歷史上的社會聯結關係,近30年的兩岸經濟、文化和人員往來已經形成了所謂的“兩岸族”。這些生活在海峽兩岸的生意人、文化人、青年學子、走親訪友的人,加上大量的遊客,把兩岸社會自然地連接在一起,帶給海峽兩岸活力與繁榮的正能量。今天的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已明顯不同於30年前,雙方的交流交往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對方。特別是中國大陸,受惠於兩岸交流合作,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經驗告訴我們,在兩岸社會整合之前,高度的兩岸政治互信只會是空中樓閣。只有當兩岸的民間社會整合成為一個正常的生活共同體後,兩岸人民才會有共同的認知、情感和需求,也才會有共同的社會規範,也才會有政治共同體的體認。大陸學者沈惠平指出由於兩岸生活方式與社會制度的差異,當兩群不同生活習慣、說話方式、思想方法、歷史教育的人碰撞在一起時,就會形成一道無形的“心牆”即“你和我不一樣”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強化成不同的認同心態⑦。兩岸政治不互信的社會基礎正是1949年以來兩岸社會斷層造成的,深化兩岸政治互信困難正是兩岸生活共同體被撕裂的後遺症。筆者相信,隨著兩岸生活共同體的重建,目前看來非常困難的政治分歧有可能迎來柳暗花明的嶄新局面,讓兩岸民間社會的正能量釋放出來,兩岸政治互信的深化將變得更加順遂。

  大陸學者王建民認為海峽兩岸需要通過廣泛的社會接觸、交往與交流,以促進海峽兩岸的相互瞭解與社會融合,實現兩岸社會的共同進步與發展⑧。台灣社會發展的許多方面成熟度高於中國大陸,這是不爭的事實,台灣社會曾經經歷的階段大陸方面很可能也要經歷,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中國大陸都要以台灣社會發展為師。正如台灣學者所指出台灣民間存在許多“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簡稱NPO),或可作為深化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場域。舉凡像是生態保育、消費者權益、勞工權益與職場安全、上班族白領階級權益以及社區發展等等各種存在於兩岸庶民社會的共同議題,均可透過增進雙方交流以分享彼此經驗與成果。而帶有公民意識及進步價值的兩岸民間交流,將比訴諸傳統民族、血緣關係,或基於追求經濟利益的兩岸經濟活動,更有助於發展建構兩岸民間的社會聯繫⑨。相比較台灣地區,大陸的情況要複雜得多,不可能完全像今天的台灣,民間社會力過於強大,造成公權力不張,社會失序的局面。中國大陸的民間社會力正在快速成長中,未來可以成為公權力的有效補充,成為社會治理的正能量。隨著兩岸生活共同體的形成,兩岸民間社會力也可以在兩岸共同事務合作治理方面發揮正能量。

  必須強調的是,兩岸生活共同體的重建要彼此尊重,要把選擇權更多地保留給兩岸人民。筆者同意陳先才的觀點,兩岸特色的民間社會融合,必須要結合兩岸的實際情況,要把人作為最重要的資源,因為兩岸民眾在跨境流動過程中自己會進行比較,讓民眾自己去選擇去判斷⑨。現階段兩岸生活共同體的重建仍處於“補課”階段,兩岸民間社會關係要儘快從不正常走向正常的狀態。為此,兩岸公權力部門可以主動作為,檢討現有的與兩岸人民交流交往相關的各項規定,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盡可能便民利民,減少兩岸人民往來的成本,以利於兩岸生活共同體的早日正常化。未來兩岸生活共同體的發展必將對兩岸雙方的社會治理模式帶來新的挑戰,兩岸人民將在共同的利益、文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共同的政治要求,到那時,深化兩岸政治互信的社會基礎將更加扎實穩固,兩岸之間高階的敏感政治議題就有可能在兩岸高度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解決。

  結 語

  兩岸政治互信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現階段只要維護好兩岸政治關係的法理基礎,建立基礎性的政治互信即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在不挑戰兩岸之間的人民、領土和主權關係的前提下,雙方可以在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差異方面展現出更大的耐心和包容。儘管台灣社會發展先行一步,但兩岸雙方在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上還是各有所長的,正如陳孔立所言兩岸現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應當和平共處,各抒所長,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中,雙方要以進步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行為模式,共同建構新型的生活方式,造福於兩岸人民⑩。2000年以來的台灣政治變化已經證明,片面過激的言行對兩岸民眾來說意味著緊張和不安,不利於兩岸生活共同體的重建,也不利於兩岸政治互信的提升。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台灣真正走出“民主泥淖”之前⑪,台灣社會在具體的兩岸政治互信議題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同意見和主張是正常的,大陸方面要看主流,看大趨勢,對不同意見抱持尊重、關懷、不糾纏的態度理性面對,在相對的政治互信基礎上,大膽地推進兩岸民間社會的交流合作,以為深化兩岸政治互信營造更加健康穩定的兩岸社會基礎。

  ①拙文,“增進進岸政治互信的理論思考”,台灣研究集刊,第6期〈2010年〉。

  ②朱衛東,“對進一步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的戰略思考”,台灣研究,第1期〈2012年〉。

  ③“張志軍在三藩市僑界招待會的講話”,http://news.ifeng.com/a/20140906/41890164_0.shtml。

  ④“兩岸政治互信須通過具體實踐”,台灣新生報,2014年3月19日。

  ⑤“擅提五項原則,削弱兩岸政治互信”,http://www.huaxia.com/thpl/sdfx/3907572_2.html。

  ⑥張百達,“增強兩岸政治互信的路徑選擇”,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thyj/article_2012100968893.html。

  ⑦沈惠平,“社會認知與兩岸互信的形成”,台灣研究集刊,第1期〈2013年〉。

  ⑧王建民,“海峽兩岸社會發展差異及因應策略之異同”,文見周志懷主編,積澱·跨越·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成立卅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頁529。

  ⑨陳先才,“兩岸特色民間社會融合問題研究”,台灣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

  ⑩陳孔立,“台灣生活方式解讀”,台灣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

  ⑪“深陷嗆聲泥沼裡的台灣民主”,聯合報,2009年4月26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11月號,總第20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