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國“脫歐”事件對兩岸關係的啟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9 00:35:37


 
  投票前,選民的關注點往往在所支持主張的好的方面,票決後,他們的注意力會迅速轉向自己選票投向的負面影響了。所以24日結果公佈後,立即出現“反悔潮”。但假如英國據此進行二次公投的話,民主就成了個大笑柄。目前,從法律上講,英國短期內操作二次公投的可能性不大,“脫歐”程序將按部就班啓動。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英國“留歐派”影響上升似乎又很難避免,“留歐”取代“脫歐”成為爭論焦點有必然性。因為明明出現了一個既不合理也不反映英國實際民意,情何以堪!惡質民主把英國人逼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英國政客給民主的臉面抹上了一層厚厚的黑色。

  有鑒於此,在推進兩岸關係方面,大陸方面應不急不躁,給台灣民眾理性認識思考的時間。事實上,大陸方面一直以來也是這樣做的。台灣方面更應理性成熟,不再輕舉妄動。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具備歷史、地緣、血緣、文化中國的一切特徵;台灣又是一個有特殊歷史境遇的地方,給了台灣不同背景的人看世界、想問題、喜怒偏好的多重視角。當前,台灣社會不成熟、“民主”不成熟,選民普遍缺乏理性、在重大公共議題上爭議長期難解,矛盾極易激化。試想,當一個社會為了一條狗,可以逼得“國防部長”鞠躬道歉、有關責任人加重處分、上萬人揚言不嚴懲便上街;而為了被無端辱罵的耄耋之年老榮民,卻不乏對言語施暴者明的暗的認同、支持、喝彩,作為一島之尊的蔡英文還模模糊糊表達立場的情況下,在這裡搞“公投”,選民會比英國人更理性嗎?因此,在台灣這樣一個特殊的社會裡,使用“民主”手段更應慎之又慎。特別是對於涉及台灣前途命運的重大爭議,要給社會沉澱的時間、選民交流交融的機會,不能任性,更不應為一黨一己之私,刻意喚醒、催化、利用社會潛在矛盾。

  島內在把“民主”泛化、功利化、任性化方面,李登輝是始作俑者,陳水扁步其後塵,蔡英文以往不乏登峰造極之舉,只不過現在比較低調模糊而已。他們動輒以投票、“公投”、輿論造勢、上街示威等手段,強行推動“台獨”,一步步導致台灣社會分裂、“台獨”瘋狂飆車。佔領“立法院”、擋住“服貿”“貨貿”協議、阻滯“課綱”調整、謾罵大陸遊客等等,固然很有“成就感”“暢快無比”,但最終受害的是百姓。

  啓示三:經濟防止不了分裂
      心靈契合才能實現認同

  海峽兩岸應當從英國“脫歐”公投中得到的第三個啓示是:僅緊靠經濟合作解決不了防止分裂的問題,實現心靈契合才是推進統一的必由之路。英國與歐洲的經濟合作關係不能說不緊密,而是極為緊密,已經實現了一體化,英歐經濟是不打折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首先靠歐盟支撐,英鎊的獨立貨幣地位靠歐盟穩定,歐盟是英國最大境外單一市場、第一大貿易夥伴、最大外來投資地,英國與歐洲之間人員往來交流、學習就業、生活安居等等的便利性幾與一國內部無異。英歐密切依賴關係的經濟基礎,業已對上層建築形成巨大影響,當年英國之所以不得不加入歐盟及其前身,就在於此。但是,英國還是有“脫歐”派的雄厚社會基礎,“脫歐派”還是贏得了這次投票。“脫歐派”利用英國特殊的地緣位置與歷史形成的國人對歐洲的相對獨立特殊心態,抓住時下產生的歐債拖累、移民“搶飯碗”、難民危機、恐怖事件等等問題,達成了政治目的。“留歐派”看全局、看整體、看長遠、看責任的大道理,沒有說過“脫歐派”功利主義的小道理。究其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英國人對歐洲的認同感不足。正如德國大哲學家哈貝馬斯指出的:歐洲認同的問題,這可能是歐盟不被看好的因素。

  還應看到,這些年歐盟推進得過快,一些政策過於激進,與不同國家民族和教育層次民眾的接受度、民主素養有所脫節,也導致民眾承受不了一些過快的變化,特別是外來難民、低端崗位就業者等的衝擊。另一方面,英國“脫毆”公投還表明,沒有強硬的手段,維護不了統一。試想,假如形勢發展到歐洲統一成為統一意志、反對分裂進入歐盟《憲法》、一支強大的歐盟軍隊肩負起看護共同家園的責任,“脫歐”至少不能如此任性操作了。

  由此,在兩岸關係上,推進國家統一,更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努力解決國家民族認同的問題。要旗幟鮮明地舉起國家統一大旗,理直氣壯地宣揚民族大義,滿懷信心地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團結台灣同胞,持之以恆地推進兩岸交流交融,潛移默化地發揮五千年文化的心靈凝聚作用。特別要以“公平正義”的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為指針,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向著“兩岸一家親”的美好境界前進。台灣方面則要從善意而非敵意出發,秉承民族大義,反對“台獨”分離,認清歷史大勢,面對統一必然,用“一家人”而非“外人”“敵人”看待13億人民,做兩岸交流合作的促進派,讓交流而非隔離撫平歷史創傷,化“分”漸“合”,如此才能真正確保兩岸關係的“一致性”“可預測”“無意外”。

  啓示四:分裂沒有出路

  海峽兩岸應當從英國“脫歐”公投中得到的第四個啓示是:分裂沒有出路,獨立害人害己。歐洲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是人類歷史上最浩大、最殘酷戰爭的主戰場,歐洲一些國家之間血仇之深,任何理由都可以讓他們再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他們不但沒有主動打,也沒有在美蘇等外力的影響下被動相互復仇,反而逐步走到一起。由1952年的“煤鋼共同體”、1958年的“歐洲經濟共同體”、1967年的“歐洲共同體”,到1993年的歐洲聯盟,六十多年過去了,現代歐洲實現了密切的合。歐洲統一進程,保證了歐洲的和平,促進了歐洲的發展,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方便了歐洲人民之間的往來,提高了歐洲社會發展水平。我們不應以有沒有成為一個一般意義上的“一國”與否,作為評價歐洲統一的意義大小、成敗的標準。任何上層建築都是為經濟社會基礎服務的,國際一體化是一個新事物,沒有固定的模式。歐洲統一的最終形式是甚麼樣的,還需要歐洲人去探索,不一定是建立另一個像美國、中國那樣的“巨型國家”。

  正如前面所提,假如英國脫歐,英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將下降,美國對英國的需求減少,英國經濟將震蕩下行。國際資本會重新評估“留英”必要性,會不會外流?新的資本會審慎評估“投英”還是“投歐”,會不會望而卻步?還有蘇格蘭、北愛爾蘭效法“脫歐”而“脫英”的問題,英國能阻止選民投“脫英”票嗎?假如兩地出走,就會重回歐盟,以保自身的發展與安全,這將是英國的噩夢。24日當天公投結果底定前,蘇格蘭首席大臣施特金曾公開表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可能加速蘇格蘭走向“獨立”;公投揭曉後,她立即表態,蘇格蘭視其未來屬於歐盟的一部分。因為此次公投,蘇格蘭62%支持留歐,38%支持脫歐。在北愛爾蘭,新芬黨3月即表態,“如果英國公投退出歐盟,那就有必要給愛爾蘭公民以民主權力,進行一次獨立公投以結束分治,並保留在歐盟中的地位”。公投揭曉後,新芬黨表示:在代表北愛爾蘭人民政治與經濟利益這一方面,英國政府未能履行自己的職責。說的更明白了。

  當前,歐洲社會幾乎一致反對英國“脫歐”。這表明,假如英國真的走完“脫歐”程序,再想“返歐”也就難了,歐盟不會給任性者開方便之門。英國會作為一個反面教材,警示其他國家不可輕舉妄動。

  戰爭、傷害、仇恨可以被政客操作成分裂、打仗、復仇的藉口,也可以被引導成統一、和平、化敵為友、避免衝突再現、走到一起的理由。越是有理性的民族,越不會走前一條路;越是愚昧偏執的群體,越會效法後者。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外來遏制、國際競爭壓力空前,民族復興的使命艱巨。歷史上地緣上血緣上文化上的中國比現實中的兩岸實際利益合作需求更有凝聚力,現實中的兩岸實際利益合作需求比歷史上地緣上血緣上文化上的中國對統一的呼喚更有緊迫性。歐洲人之間曾一度廝殺的如此慘烈,還可以拋棄前嫌,理性地走到一起,兩岸中國人有甚麼隔閡不能消弭、有甚麼仇恨不可以化解、有甚麼惡氣不可以一舒了之!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8月號,總第22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