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 |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作者 趙春山)維護中國大陸周邊安全,攸關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個一百年”的民族復興目標,故他就任後即於2013年10月24至25日在北京召開了“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習在會中提出以“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視角”來思考周邊問題,並強調要“謀大勢、講戰略、重運籌”。為了維護周邊安全,習近平除了運用中共傳統實施“睦鄰外交”的經濟和外交手段外,更強調軍事工具的重要性。因為,習的強國理念是沿著“治國、治黨、治軍”的三大主線統籌進行。習重視軍隊,要求軍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進入後冷戰時期,和平發展雖是時代主流,但朝鮮半島、南海與東海,以及台灣海峽,卻被視為東亞地區三個具有戰爭潛在危險的爆炸點。這三個爆炸點都位在中國大陸周邊,近年來也都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朝鮮半島的危險因素是朝鮮的擁武自重;但在中共的影響下,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日前訪問大陸後,已釋出了非核化的訊息,並將與美國及韓國領導人展開高層會晤。當朝鮮半島情勢出現緩和的跡象時,各方關注的焦點,自然轉向了南海及台灣海峽。
中共2018年4月12日在南海舉行建政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隨後也公告將在福建沿海海域進行實彈軍演,這些都足以顯示,中共將以“預防性國防”(preventive defense)來展現其維護周邊安全的決心。
由於領土爭議是南海情勢緊張的主要來源,中共長期以來即主張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來避免該地區爆發軍事衝突;但自美國以“航行自由權”為由,介入南海事務後,南海緊張情勢即步步升高。美國國防部2018年1月19日發表的《國防戰略》報告,把中共的軍事化與在南海的擴張勢力,視為是對美國軍力的主要威脅。因此,美國介入南海事務的目的,應是挑戰中共在該地的領土主張,並以提供盟國的再保證,來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