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5)》是基於全國400強樣本縣(市)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發展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和創新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基於這三套評價指標體系分別遴選出了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其中,全國縣域競爭力百強縣評定指標由9個子系統和20個二級指標構成。9個子系統分別為經濟規模競爭力、產業發展競爭力、市場需求競爭力、公共財政競爭力、金融資源競爭力、居民收入競爭力、基礎教育競爭力、衛生福利競爭力和生態環境競爭力。
縣域經濟邁向都市經濟
有人說,浙江的百強縣上榜數量變少了。最多時,全國百強縣,浙江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今年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榜單中,浙江上榜29席,仍在全國各省區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近幾年來的百強縣榜單已經將部分已經改為市轄區的地區排除在外。比如我省的蕭山、餘杭、鄞州、柯橋、上虞等均未進入榜單,同樣為經濟強省的廣東南海、順德等地以及江蘇的武進、吳江等地,在改為市轄區後也不再進入百強縣榜單。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強省廣東由於不少強縣(市)均已改成市轄區,所以這次榜單中僅入圍兩席,也讓各界感到意外。
記者通過梳理名單發現,浙江90個縣(市、區)中市轄區有35個,換言之,在其餘的55個縣(市)中,29個入圍全國百強,已超過半數,說明浙江經濟總體向好。寧波、紹興、湖州、嘉興等地所屬縣(市)都全部進入百強,專家表示,這說明我省經濟均質化發展水平較高,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從經濟強縣(市)變成市轄區,是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轉型的必然趨勢。”杭州市餘杭區一位領導告訴記者,以餘杭為例,撤市設區以來一直致力於融入杭州主城,目前在民生領域已基本實現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