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婆和媳婦現場交流。 |
來自台灣的媳婦佳芬給已經去世了3年的婆婆寫了封信,追憶婆婆生前的歲月,“親愛的阿姆,謝謝您給了我最佳的榜樣,您外表柔弱卻勇敢堅毅地在貧困的生活中將6個孩子拉扯大,您是孩子們的靠山,讓孩子們避風擋雨,您現在化作了塵土,但我相信您已升華成天上的星辰,依然守護著我們。”
婆婆傅珠秀寫給媳婦一封信,聊聊婆媳相處之道:“優越的家境讓你自小養成了喜歡購買昂貴的物品,而我從小養成的勤儉持家、注重實用的觀念至今沒有改變,為此有時候雙方會難免產生一些小疙瘩。其實並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年齡和家境不同造成的觀念差異,因此我們彼此要正視這種差異,互相理解,適應彼此。我初當婆婆,在思想上還不能一下子適應,在心裡把你們當小孩,有時也會越俎代庖,今後我會注意多讓你們自己做主。我最怕你有什麼不開心或自己的想法卻不讓我之道,從而產生矛盾。成為婆媳是一種緣分,希望我們能坦誠相對,營造快樂幸福的家庭。
有關負責人表示,家書曾是幾代人的記憶,曾經等家書的期待和收家書的興奮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很難感受得到。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的高科技讓家書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家書是維繫家庭和諧的紐帶,尤其是在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一封家書是婆媳最真摯感情的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