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晚上,夏寶龍書記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講話。 |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200萬元精准扶貧基金,5套遠程教學設備、200套多參數生命采集設備、巡回醫療巴士等400萬元醫療硬件設施,在冬日大雨中跨越350公里,它們連夜從杭州來到全國唯一的佘族自治縣浙江景寧。
新華網報道,“省裡9號晚上開了扶貧工作會議,我們10號研究出精准醫療扶貧方案,下午出發把山區人民需要的專家、資金、設備送過來,偏遠地區的醫療扶貧一刻也等不得。”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說。
2013年5月,景寧佘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與浙大一院正式啟動建立"緊密型、全方位"的合作辦醫模式,景寧縣人民醫院門牌上掛起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民族分院”的牌子。兩年多來,浙大一院派出140餘人次專家,幫助提高當地醫療水平。
截至2015年6月,縣醫院新增專科6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0餘項,縣域內就診率從2013年56.99%提高到62%。景寧縣人民醫院骨科從過去十幾張床位常常收不滿病人,到現在50多張床位“供不應求”;腎內科從很難開展實質性診療,但現在達到了全省平均水平;超聲科以前僅能做常規檢查,現在已可以在超聲波引導下做肝癌治療。
與此同時,景寧的老百姓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朱留文是景寧當地一位退休教師,2014年他在浙一醫院完成了心臟支架手術,而再次見到當初給自己動手術的醫生趙莉莉,竟是今年6月在家門口的醫院,“趙主任,果真是你,在景寧見到你太好了,景寧的老百姓有福了,不用跑那麼遠路去省城找大醫生動手術了。”
“像心臟支架這種平常要轉到外地大醫院的手術,現在縣人民醫院也能完成,免去了老百姓去外地看病的很多麻煩,有了專家的指導和培訓,民眾對縣醫院的醫療水平也更加信任認可。”景寧縣人民醫院院長尚建基說。
為了更加便利地服務到景寧山區村民,浙一醫院帶來的巡回醫療巴士可以“走村串戶”上門診療。加上之前已經配備到位的9個遠程會診平台,利用“互聯網+”手段、物聯網技術,將優質醫療資源送達基層,最終實現“小病在鄉村、大病不出縣”。
“精准醫療扶貧的落腳點,也是醫療衛生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讓群眾少得病、不得病,從源頭上減少病人。”王偉林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