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喝上一碗甜膩的糍糖茶,一邊的蒸桶裡飄出糯米的清香;耳旁縈繞的是越劇細膩的唱腔……“這就有點年的味道了。”浙江桐鄉店街堂村村民朱德龍笑著說。在這裡的農村文化禮堂,每年春節的“固定節目”正在人們全身各處的感官體驗中“上演”。
新華社報道,打年糕是江浙地區的傳統習俗,也是店街堂村多年的傳統。水已經燒開,土灶上支上廣口深底的蒸桶,朱師傅不斷將糯米粉抹上已經粗粗成型的米團表面。不一會兒,30斤糯米粉蒸好的米團被移到了石臼中。“現在要用錘子打,打八個翻身,年糕才會又軟又糯。”66歲的朱師傅年輕時就開始參與年糕的制作。
桌上塗抹上黃蠟、菜油,打好的年糕被切分、塑形。老人最後扯下一塊分給了周邊好奇的小朋友。
店街堂村村黨支部書記方建清介紹,2012年店街堂村實施新村集聚後,村文化禮堂這兒的戲台、空地就成了年味最足的地方。”方建清說著指向不遠處的舞台,作為新年熱場的越劇也正在上演。參加演出的是桐鄉市崇福鎮語兒越劇團,此番熱場之後,大年初二到初四,還會在繼續上演《打金枝》、《花為媒》等經典劇目。團長姚愛玉說:“我們都是一群業餘票友,每年都會在各個村裡的文化禮堂、戲台表演,越劇是傳統劇種,村民們都很喜歡。”
目前,像店街堂村這樣的農村文化禮堂,在桐鄉市範圍內已經累計建成71家。一方面為村內重大活動創造了場地等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文化禮堂通過融合村落文化特色、組織新春祈福、清明蠶桑習俗等活動打造村民的精神家園。累計21家農村文化禮堂建立了農耕、桑蠶、民俗、特色產業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展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