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套解決方案,省社科院專家楊建華認為,浙企嘗試參與到公車改革之中,這本身是件好事,不僅能促進公車改革順利進行,還為此提供了保障,為公務出行提供了更多的解決方案。
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用車單位能省多少?宋宏炯舉例說,以15萬元車型為例,按8公裡/天/單程37元的標准來算,單位自購車輛每月的折舊費是1300元,保險費350元,油費350元,停車費300元,司機費用5000元,供一輛車的綜合成本在7300多元/月。如果通過第三方租車的方式,工作日22天,每趟距離8公裡,一天跑兩趟,折算起來的開支只需要1628元/月。
宋宏炯解釋,用租車替代原來的模式,對車改單位來說,可以節省司機的開銷和最大化地發揮閑置車輛的經濟效益;對汽車租賃企業來說,主要是通過大數據技術和專業化管理能力,提高司機和車輛的使用效率。這正是物產中大集團考慮介入公車改革的“商業模式”。
去年,一些專車平台就欲介入公車改革,主動上門找政府尋求合作。
相比之下,國企身份的信用和汽車“全產業鏈”的業務優勢,是物產中大集團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優勢所在。
對於第三方企業“盯上”公車改革市場的現象,楊建華認為,在公車改革中,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不僅能節省公務成本,而且可以遏制腐敗現象。“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通過互相競爭形成一種市場機制,為公車改革提供更便捷、更合理的社會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