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人民日報》報道,一刻不停地接電話,徐建斌只好喝口茶潤潤嗓子。作為杭州餘杭區洛山礦區最後一家石料廠的負責人,徐建斌正忙著推銷最後一批石料。工廠生產綫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先進制造業基地。圍繞“騰籠換鳥”,杭州打出了一套轉型升級的組合拳。這套組合拳,帶來的是經濟、生態同步向好。
“低小散”拖後腿
“低、小、散”企業曾是杭州一個個分散的污染源。地處千年古運河南端的拱墅區就曾深受其苦。2007年,拱墅區廢水、廢氣排放量占杭州市區七成以上,空氣優良天數在主城區最低。
“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富陽區的春江街道,曾是造紙業集聚區。七八年前,有媒體這樣形容:大街上總有一股刺鼻的氣味,緊挨著造紙廠的溪水發臭發黏,稠得像粥一般,溪里立筷不倒。
農村畜禽糞便、農田殘膜等廢棄物導致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餘杭區環保局局長蔣偉琦現身說法:十幾年前的苕溪邊,都是鴨棚。一腳踩到河灘,提起來都是鴨糞。有企業想要來此投資,見狀就被嚇跑了。
環境如何治理?經濟如何發展?兩個問題擺到了決策者的面前。問題雖有兩個,答案只有一個。江南水鄉的浙江,污染表現在水里,問題在岸上,根子在產業。說到底,有什麼樣的產業結構和生活方式,就有什麼樣的水體水質。浙江明白了:水環境治理看起來是個環境問題,實際是增長方式轉型的問題。2014年初,浙江實施以治污水為突破口,協同推進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協同推進“三改一拆”,希望以此倒逼轉型升級。作為省會的杭州,更是處處為先,力促水綠山青,換來金山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