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再次到浙江尋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協調的答案,庫恩意識到,這并非偶然。浙江早已醒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GDP。
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資源、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生態環境壓力也與日俱增。作為資源小省,浙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
21世紀初,浙江開始探索生態補償制度,并於2005年在全國率先出台省級層面的生態補償辦法,成為中國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的先行者。
去年,庫恩帶著“生態補償”的命題來到淳安:新安江上下游如何共同治理和守護,一直困擾著浙江和安徽兩地。2011年,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啓動。
從淳安人的叙述中,庫恩看到了生態補償的新探索:補償資金為每年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3億元,用於補助上游黃山地區水環境治理投入,浙皖兩地各出1億元。以兩省交界處水域的水質為考核標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質優於基本標准的,由下游浙江對安徽給予補償;劣於基本標准的,由安徽對浙江給予補償。此後,新安江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生態補償機制,在西方,是對生態本身進行補償,使它獲得恢複。而在中國,生態補償是一個區域戰略和政策,鼓勵各地通過轉移支付來保障環境。這是一個很好的啓發。”庫恩說。
在浙江,庫恩收獲的絕非這一項創新,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浙江探索超出他的預期。
果決的實踐者:
壯士斷腕治理水污染
“五水共治”,是庫恩在浙江聽到的新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