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浙江德清縣武康鎮燈塔村村民沈偉國,一直在縣城打工。2013年,他成為全縣第一個搖號申請到縣城公租房的農村居民,搬進德欣家園,新家面積69平方米,拎包入住,月租金只需300多元,比同地段其它出租房便宜一大截。“以前,只有非農戶籍的人才能享受縣城保障性住房,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後,現在我也成城裡人了!”他自豪地說。
2013年9月,德清縣全面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正式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43萬城鄉居民統一登記“浙江居民戶口”,明確戶口遷移制度和城鎮落戶標準,實施流動人口積分管理,實行差異化保障,使之安心就業。
戶改前,德清先實施“三確權”,對農村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村集體資產收益確權、宅基地用益物權“三塊地”進行登記確權。哪怕進城落戶,農村居民的“命根子”——土地還是可以一直保留。
確權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隨之深化。德清縣推進農業擔保、林權抵押、農房出租和抵押貸款試點等工作,建立縣、街道、村三級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讓“死產”變“活權”、“活權”變“活錢”;建立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以及抵押、擔保、繼承等相關制度;村集體資產確權後,村民成了股東,擁有的股權可繼承、轉讓。這樣一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交易等隨之活躍。
目前,全縣160個村(居)經濟合作社共核實村集體總資產18.32億元,確定股東30.01萬人,發放股權證書9.07萬本。
地承包經營權證、土地經營權流轉證、宅基地使用權證、房屋產權證……都能直接拿到銀行辦理抵押貸款。
2014年,武康鎮五龍村村民姚永娥在家中突發腦溢血,醫藥費花了近85萬元。戶籍改革後,新農合接軌城市醫保,最終自己只需承擔大概12萬多元。“如果在過去,高昂的醫療費肯定會壓垮這個家庭。很多農村人家都面臨因病致貧的風險,現在心裡踏實了!”村書記沈夏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