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地修復後,湖蕩魚蝦增多,當地居民仍保留鸕鷀捕魚的傳統。 |
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電/浙江省長興縣圖影濕地,一年一度的稻草人節正火熱舉行,利用濕地秋收後的秸秆,遊客們興高采烈地扎制各種稻草人。
“處理秸秆很棘手,以往農民們往往一燒了之。開發旅遊項目扎制稻草人,既解決了秸秆難題,又吸引了遊客,一舉兩得。”太湖圖影生態濕地文化園負責人郝任告訴記者。
圖影濕地是太湖邊最後一片原生態水漾,天然湖泊縱橫交錯,鄉村居民或耕或漁,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文化。濕地與太湖直接連通,通過漁民上岸、水系治理等工作,流入太湖的水基本上達到二類水。
濕地占縣域面積四成,生態修復後的仙山湖,水鳥從58種增加到111種
位於太湖西南岸的長興縣是浙江省工業強縣之一,縣域經濟在全國居於前列。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一段時間裡,伴隨著工業經濟規模的跨越式增長,水泥、建材、蓄電池等高能耗、重污染產業對長興生態濕地的維持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盛家漾濕地一度縮減,豐富的水生植物品種萎縮,只有喜旱蓮子草、水盾草等頑強的品種野蠻生長,濕地水環境更是迅速變差。然而,長興縣又是太湖流域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
2007年,太湖藍藻暴發,如一記悶棍打醒了長興人。
從那年開始,長興縣就結合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五水共治”工作推進,在各鄉鎮街道、園區推行綠色GDP考核,將鄉鎮濕地保存率、濕地綜合效益等指標納入考核範圍,倒逼生態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