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禮現場懸掛的燈籠上寫著“誠信”“行善”“圓夢”等字樣。 |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吉時到,迎新娘。”1月15日,在浙江省文成縣周壤鎮大坑村文化禮堂,燈籠高掛,鑼鼓聲喧天,人頭攢動,一場傳統婚禮正在上演。現場不放鞭炮,只有寫著“誠信”、“友善”、“和諧”字樣的紅燈籠高高掛起。沒有樂隊,只有音響里循環播放的喜樂。
人民網浙江頻道報道,文成縣位於浙江省南部山區,是著名的“僑鄉”,十多萬人在世界各地打工創業,約占全縣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長期以來,在國外“發財”的村民總想“顯擺顯擺”,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在地方風行,讓當地老百姓連連叫苦。然而, 近年來,這種風氣忽然為之“一變”。為什麼會這樣?近日,記者決定到當地一探究竟。
1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大坑村文化禮堂,只見這裡婚禮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到處張燈結彩,好不熱鬧。禮台上,擺放著太師椅,大紅燭,地上,擺放著中國結。台下,十張小圓桌相對排開,桌子上只有瓜子、糖果等物品。禮台正對面牆壁上“文化禮堂 精神家園”八個大字十分醒目。
新郎廖金沙,今年32歲,僑屬。他與當地人吳麗妹在瑞安工作相識,談戀愛兩年後,於上半年定了婚期。在決定辦什麼樣的婚禮時,倆人並沒有急於下決定,而是到村里咨詢了紅白理事會。
廖金直是大坑村村支書,他正在現場指揮婚禮最後的籌備工作。提起紅白理事會,他滔滔不絕。“一桌婚宴動輒上萬,一場葬禮不少於五十萬,早就讓村民深惡痛絕”,廖金直說道,“自從上頭下達了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方案,我們村里就積極行動起來了,紅白理事會就是那時成立的”。
據廖金直說,村里的紅白理事會主要由村兩委和一些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組成。秉承著“婚事新辦 白事簡辦”原則,誰家有喜事喪事,他們總會上門做工作。村民們起先也互相觀望,廖金直於是定下規矩,“黨員帶頭”。早前兩年,他老母親過世,廖金直沒有請吃飯,也沒有發紅包,只是登門對幫忙親友表示了感謝。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以後“辦事”不少村民“默默照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