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它還強調當地人居住生活的歷史的故事性與體驗性,正如廿八都鎮鎮長鐘炳根所言,“我們希望廿八都能通過建築為人們展現父輩祖輩所經歷的小鎮生活,人們在鎮上可以看到跑旱船、對山歌、踩高蹺等傳統民俗,也可以吃到八大碗、銅鑼糕等風味美食。”風情小鎮保留著的是流動著的生活,是極富體驗感的。
再比如,莫幹山鎮,以其“一座莫幹山,半部民國史”的風情獨樹一幟,在這樣的基調、基底之上,再加強旅遊業態、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和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這樣,風情小鎮才是有根的,有源頭的,才能源源不斷地供給整個小鎮的文化內涵、精神風貌。
所以,由此可見,風情小鎮最為重要的內核是資源,是有進入省級以上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或被列為其他省級以上自然、文化保護系統的資源,有歷史建築和可供遊客參與、體驗的獨特地方風土人情資源。這裡的風情,是原有的,是建築的風貌、風土的人情、風味的味道,還有風俗的表演和表現。
問題二:為什麼要創建旅遊風情小鎮?
主客共享的“風情”
——人的活力賦予風情小鎮以生態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鄉愁是我們所共同承載的情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伊甸園,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那是精神與靈魂安放的地方,可以是父輩們口中的老家,可以是詩詞歌賦中描繪的桃花源,可以是內心想象構念的一片極樂聖土……而新型城鎮化就是在找回失落的鄉愁。
“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需要我們把人放到首位,加大鄉村建設力度、促進農村經濟提升轉型、增加農村地區就業機會、改革戶籍制度、實現城鄉醫療養老等一體化……一點一滴的改進、累積起來就會轉換為真實具體的幸福。這樣的城鎮化才能讓人記住鄉愁。畢竟,人在,鄉愁才在。而旅遊風情小鎮,承載的,就是那份縈繞心頭的鄉愁。
“留住鄉愁”就是要留住我們的地方文脈,留住我們的文化基因,因為它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本土文化的魂。對於風情小鎮而言,“留住鄉愁”就是要承載地方文脈,彰顯鄉土文明,使小鎮具有明顯的個性和靈魂。
因為鄉愁,我們來到了風情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