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4年前,浙江經濟面臨的局面卻要複雜得多。遍地開花的“塊狀經濟”,在造就浙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成長的煩惱:土地要素的制約空前嚴峻;低端產能過剩、有效產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大量違法建築,以及大量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更演變為“低小散”的集聚區、“臟亂差”的集中地。
進入新常態,未來的發展空間在哪裡?如何推動轉型升級、完成動能轉換?如何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系列問題擺在人們面前。
面對落後產能的藏身處和“臟亂差”的集中地,一場以整治違法建築為重點的“三改一拆”行動迅速在全省打響。
這是浙江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作出的重大決策,全省一級帶著一級幹,一年接著一年幹,實幹苦幹拼命幹,幹出了勢如破竹的新氣勢,幹出了立木為信的好口碑。
在每一個階段,各地都圍繞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攻堅:“三改一拆”三年行動之初,各地以改帶拆、以拆促改,鐵腕清除存量違建;2015年,“三改一拆”從城市拆違向城鄉綜合整治延伸,從面上拆違向點面結合發展,從清理存量為重點向管控增量為重點轉變;2016年,大量拆後土地利用項目紛紛啟動;今年2月,治危拆違攻堅戰全面打響……
福田街道商博物流區塊,曾是義烏市違建面積最大的地方,一度亂象叢生。在拆違2.7萬平方米、遷出165家物流企業後,這一片區被規劃為國際陸港新區,集中布局智能倉儲、空港物流和綜合保稅等功能區,為義烏市場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三改一拆”堅決出清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優化新增產能布局和結構,打破一切拖累發展的壇壇罐罐,為浙江發展騰出新空間、開辟新境界。
精彩的轉型大戲,在各地不斷上演。拆違4年多來,浙江共騰出土地面積60萬畝,是全省每年新增土地指標的2倍多;三產結構從2012年的4.8∶50∶45.2,發展到2016年的4.2∶44.2∶51.6;4年來僅浙商回歸項目到位資金,就達1180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