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協力“治長河”
“一條河的治理,光靠一個河長,不易。”這一點,紹興嵊州貴門鄉黨委書記錢凱豐深有感觸。
貴門鄉位於浙江省嵊州市西南,境內的清溪江是橫穿金華東陽與紹興嵊州的跨境河,河以“建設橋”為界,上游16公里都屬於東陽,下游3公里屬於嵊州。
以前,兩地之前涉及河流問題需要處理,要從村里報到鄉里,再到縣里、市里甚至省里。層層上報後,由本市領導來協調鄰市領導處理解決。這一來二去,到問題解決時,耗費的時間可想而知。
由於問題處理機制繁瑣,還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群眾打來投訴電話,反映河道問題。找“河長”問責時,卻是一臉“委屈”,說:“來巡河時,還在河上游呢,沒到我這。”像這樣等著污染物“自流”的情況為數不少。不僅群眾意見大,兩地“河長”也時發不快。
為解決這個問題,兩地領導商量後,建立了定期溝通制度:每個月至少合開一次溝通會,互相反映問題,並對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同時,建立了“跨界河長制”,成立了“跨界河長微信群”,保潔員和“河長”們不再以“建設橋”為界,忽略物理“臨界點”。每次巡河時,兩地的“河長”們不分你的轄區、我的轄區,多向對方的河段走上百十米,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問題,隨手拍了就發到“跨界河長微信群”,河道治理問題處理的效率極大提高。
浙江境內,還有不少河流跨省。嘉興秀洲區的鎮級河長許小康負責的河道叫做斜港,位於嘉興秀洲區與江蘇蘇州吳江區的交界處。河道不但跨省,過境線也較長,還和周邊水系互通,治理起來難度很大。“我們是下游,吳江區是上游,共同治理才能長效。水葫蘆長得特別快,要不然,我們治理乾淨了,上游的水葫蘆飄過來,我們還得重新治理。”許小康說起以前的情況,連連搖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6年7月,秀洲區治水辦牽線搭橋,王江涇鎮和江蘇省吳江區盛澤鎮簽訂了《江浙交界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聯席工作機制協議》。2017年2月底,秀洲、吳江建立了交界區域水環境聯防聯治聯席工作機制,並設立聯防聯治辦公室,明確專人負責。相互之間建立信息互通機制,每月相互通報檢測信息。
“現在遇到問題好辦了。屬於我們管轄範圍的,我們直接處理了。我們若是發現對方有區域污染等問題,直接報到鎮治水辦。因為建立了信息互通機制,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對方會給出處理結果回復。”許小康說。“接下來,秀洲將在全域‘河長制’管理的基礎上,實現省際邊界‘跨界河長’的全覆蓋。”
在河道邊,樹著一塊的藍色“河長”責任公示牌,上面寫著許小康的聯繫方式。不用多久,這塊牌子將被一塊新牌子替代,新的公示牌上,還將有一位江蘇吳江區的河長出現,兩地河長的姓名、職務、電話將同時進行公示,共同為河道負責,接受兩地群眾監督。
“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管不好河,那可是給浙江人民丟臉哪!”許小康望著遠處的江蘇河段,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