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O示意圖(《金融時報》網站) |
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中國監管機構開始打擊基於加密貨幣的籌款方案的銷售,這些方案被稱為“首次代幣發售”(簡稱ICO)。各方擔憂它們在助燃金融風險和徹頭徹尾的欺詐。
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1日報道,中國把“金融安全”列為今年的頭號政策優先事項。監管機構擔心,ICO像磁鐵一樣吸引騙子,讓他們利用中國投資者的投機狂熱。
官方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National Internet Finance Association of China)8月30日晚間警告投資者在投資這些方案之前提高警惕。該協會表示,ICO的迅速崛起“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并形成了較大風險隱患”,并補充稱,一些ICO“采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而且“其中涉嫌詐騙”。
據官方的《上海證券報》8月31日報道,中國監管機構已經對目前不受監管的ICO展開了調查。該報從各個ICO平台匯編的數據顯示,ICO僅在8月份的籌款額就達到約50億元人民幣。
同樣在8月30日,ICO項目的領先平台ICOINFO宣布“為防範風險”暫停其業務。
ICO是一種籌款方案,初創企業向投資者發行基於區塊鏈的代幣,以換取比特幣。該企業(通常是一家科技企業,有意開發一種新的基於區塊鏈的應用)利用比特幣籌資所得發展業務。
新發行的硬幣往往被稱為“代幣”,因為它們不一定意在成為貨幣。在某些情況下,代幣就像新公司的股權,讓持有者有資格獲得紅利。在其他情況下,它們為企業正在開發的基於區塊鏈的新網絡執行某種功能。
8月2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警告稱,“存在一些潛在的騙局,涉及一些公司自稱與ICO相關,或者聲稱他們正在從事ICO”。
ICO的很大一部分人氣源於“以太坊”(Ethereum)成功的鼓舞,後者是一個面向軟件開發者的基於區塊鏈的平台,第一個進行了I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