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進仲。(作者供圖) |
這一天,和江進仲一樣,在鎮海的台商都關注著這場會議,他們期待兩岸廠商合作創新升級的政策鼓勵,並能分享大陸經濟增長紅利,增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
愛拼才會贏
慈祥溫和,眼神堅定,笑起來眼睛彎彎,說話帶著濃濃的台灣腔,花甲之年的江進仲是土生土長的台中人,他們家的創業故事要從他的父親江阿文說起。沒有第一代的積澱,就沒有現在的江家。江阿文原本是賣蔬菜的商販,小本經營,靠著勤勞和汗水養活著一大家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值台灣經濟騰飛時期,江阿文看到了機會,並不年輕的他決定創業。他拿出原先的積蓄,抵押了家裡的房子,還問親友借了款,白手起家和別人合夥開了鑄造廠。他性格堅強,又肯吃苦,工廠漸漸有了起色。穩定後,他又投資了壓鑄廠,並讓大兒子江進仲一起幫忙。
愛拼就會贏。在江阿文赤手空拳打拼幾年後,台中的江家已經是頗有家底了。“父親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坎坷,壓力大的時候整宿整宿地睡不著,但他沒有打過退堂鼓。沒有他的孤注一擲,就沒有我們現在,他是我們整個家族最堅強的後盾。”江進仲說。幾個兒子裡,江進仲性格最像他的父親,這讓江阿文很是欣慰,覺得企業後繼有人。
江阿文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因為一次考察,徹底改變了自己原定的發展規劃和整個家族的命運走向。1997年,江進仲受邀在寧波考察了七天,這七天,他熱血澎湃,大陸勃勃的商機在向他召喚。回來後,他當即向父親表示想來鎮海投資建廠。
這遭到了江阿文的強烈反對,江阿文覺得,大陸一切未知,創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家裡又不是沒有房子沒有車子,非得到那裡去嗎!”當時江阿文並沒有來過大陸,對大陸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他不願兒子冒這個風險。
最後,江進仲還是來到了鎮海,當時他39歲。他很篤定:沒有父親的支持,自己照樣能闖出一片天來。沒有太多的資金,人生地不熟,甚至不知道客戶在哪裡,只身帶著一台壓鑄機,江進仲成了鎮海駱駝的第二個台商。
創業多艱辛
1997年的鎮海駱駝,尚待開發。江進仲的工廠不大,周圍是一片稻田。夏日聽蛙鳴,冬日披霜露。忙的時候不是整宿地待在工廠,就是披星戴月才走回住的地方。經常連吃飯的時間也擠不出來,只能吃方便面填肚子。
異鄉創業,人生地不熟,江進仲感受到了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關心和支持。資金周轉困難,台辦第一時間協調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辦理貸款,幫助他解決燃眉之急;政策沒吃透,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上門解讀政策。“有什麼事就找政府,找台辦,像娘家一樣,不僅幫助我們解決經營上的問題,連看病、家裡管道壞了這樣的生活小事上也考慮得很周到,逢年過節還前來看望我們。”台辦搭起的“連心橋”讓江進仲贊譽有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