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新月異的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 |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1月8日,浙江全省“三改一拆”工作年度成績單出爐:2017年,共拆除違法建築2.7億平方米;完成“三改”4.71億平方米,其中城中村、舊住宅區改造受益群眾戶數230.96萬戶;累計拆後土地利用38.96萬畝,利用率達85.79%。
浙江日報報道,龐大體量的拆後土地怎麼用,又用得怎麼樣?城中村改造進展如何,是否做到惠民生、促發展?就這些數據背後的民生問題,記者採訪了浙江省“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
一問:城中村改造如何不“碎片”
2017年,城中村改造成為浙江“三改一拆”重點。全省共排查出需改造的城中村1676個,下達848個城中村改造的年度任務,合計涉及23.68萬戶。浙江省“三改一拆”辦工作人員在全省調研時發現,部分地方因資金壓力大或拆遷難度大而採取“碎片化”改造,如今將面臨如何統一征遷政策、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難點。
為突破“碎片化”難題,浙江於2017年向各地推廣紹興市成片改造經驗。紹興針對市區規劃建成區內整鎮整村集中成片改造不足的突出問題,將市區119個村(居)列入重點拆遷項目,對列入任務清單的所有項目,要求做到“當年簽約、當年騰空、當年拆除”。
此外,為解決資金難題,浙江與國開行、農發行、省建行簽訂700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並抓好各地資金保障。
二問:拆後利用如何高效惠民
龐大的拆改體量,騰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2017年全年,全省拆違涉及土地28.83萬畝,“三改”涉及土地32.58萬畝。但浙江省“三改一拆”辦工作人員調研發現,部分地區拆後土地利用率不高、進度緩慢。
為加快拆後土地利用,省“三改一拆”辦再次明確:對於近期無法確定利用方向或項目一時難以實施的零散小塊拆後土地,各地可根據區域環境和現有條件,綜合考慮近、遠期規劃和利益關係,採取建設停車場、體育運動設施、休閑廣場、公園綠化、街道景觀等小項目的方式,進行充分利用,防止土地閑置。對農村零星拆後土地,符合土地整治規劃的,可納入土地整治,通過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化零為整”進行綜合利用,也可複墾為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