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建礦山,開採企業必須在礦山正式投產後六個月內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通過第三方核查評估機構實地核查,符合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庫要求。”市國土資源局礦管處處長李春志說。
去年,全市完成綠色礦山建設7個,確保了開採礦山綠色創建“不欠新賬”。
規劃為先 加強礦地綜合利用
“再過十天半月,這些地塊都將覆蓋熟土。”站在村東丘地上,天台縣始豐街道下嶴坑村主任洪顯誼看到昔日傷痕累累的山體,被整治成一丘丘平坦的梯田,心里樂開了花。
“對,我們既要講速度,更要講質量。”天台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葉海明說。
下嶴坑村所在的石溪片,是天台縣主要的建築用凝灰岩開採區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地村民世世代代吃著“石頭飯”。“以前這裡到處是岩宕,上百人采石,整天丁丁當當響個不停。後來用上機械了,機器震天響,石粉像濃霧一樣,老百姓有苦難言。”提起往事,老支書洪昌坤直搖頭。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去年,天台縣國土資源局啟動了石溪片廢棄礦地整治工程。這也是全市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的廢棄礦地整治項目,規劃總面積達1717畝。
在下嶴坑村東丘地旁,聳立著一塊圖案精美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圖,一派世外桃源的新景象。對於整治後的土地,村民們的意見相當一致。“集中流轉,規模種植,發展高效農業,發展農家樂。這樣,我們村必將成為縣城的後花園、市民的菜籃子。”洪顯誼信心滿滿,眾人相視而笑。
去年以來,台州市各地積極推進礦地綜合利用。
玉環市依托沙門鎮張嶴山西沙山建築用石料礦,推進整山鏟平,形成了可利用建設用地220畝;溫嶺市推進太平街道北山隧道及接線工程建築用石料礦山整體鏟平孤山,形成可利用地約60畝,將規劃用於建設公園;三門縣小牛山整體鏟平形成已出讓用地104畝……
據了解,去年全市通過推進整體移山、實施整體鏟平孤立或殘采山體,加強礦地綜合利用,形成了可利用地416畝。
多措並舉 推進廢棄礦山綜合治理
臨海市邵家渡街道新83臨杜線7K+400廢棄礦山為上世紀開採的老礦山,目前已經關停,位於後建的327省道側邊,因礦區較大部分位於公路可視範圍,不但影響視覺效果,還存在著地質災害隱患。去年,臨海市政府對其計劃治理,財政全額撥款,由邵家渡街道辦事處進行實施。
“原來礦區有兩個采石後留下的大坑,存在施工安全隱患,我們多方協調,運來一萬多立方米的土,把坑填平了,現在治理進度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臨海市邵家渡街道城建辦主任胡軍平介紹,該工程於今年1月正式開工,治理區坡面總面積3275平方米,主要治理內容包括危岩清除、坡面清理和邊坡複綠,預計今年六七月份能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