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並非一省一市之事。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說:“發展長江經濟帶,必須探索並建立出一種省際協商合作機制,推動沿江省市的溝通交流和合作。”浙江先行探索出的經驗一直與兄弟省市共享,為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讓長江經濟帶更富饒、更美麗。
浙江在做好“生態”這篇文章時,早已開啟跨省合作的強強聯手模式。比如,在浙皖交界的淳安縣宅上村,三面被千島湖圍繞。從安徽自上而下的新安江水,潤澤了千島湖,也養育了宅上村人。當時碰到的難題就是:“治水”光靠下游自己努力沒用,因為水是從上游流下來的……為了護好這條江水,2012年起,浙皖兩省開展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兩輪試點。上下游堅持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倒逼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由江入海的橋頭堡
每一條大江,都有一個“向海”的夢想。
長江經濟帶如何與“一帶一路”貫通?其中一條重要路徑就是“向海”。“浙江很早就提出發展海洋經濟,如果以浙江為跳板走向世界,長江經濟帶的格局一下子就打開了。”盛朝迅說。
浙江是海洋資源大省,擁有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2.6倍。作為全國首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浙江較早把目光投向藍色海域。“向海”路上,浙江留下了一個個保護海洋、修復海洋、開發海洋的腳印。2017年,浙江海洋生產總值比2003年增長了10.6倍,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是2003年的兩倍多。
長期以來,海船不能入江,江船不能出海,制約了長江沿線大宗物資運輸的效率。位於長江入海口附近的浙江,處在中國海岸線的黃金中點位置,具備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把長江內河水運與沿海港口的國際海運結合起來,浙江將在長江經濟帶的陸海聯動、江海聯運中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今年4月,滿載著兩萬噸鐵礦砂的船舶“江海直達1”號停靠馬鞍山馬鋼港務原料碼頭,這是國內第一艘針對特定海域、特定航線、特定船型的江海聯運直達船。這艘船正是浙江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