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中明確提出,要以“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擴大對外開放。雖然我國目前圍繞物聯網核心技術產業鏈已經有800餘家企業,但產品類別繁多,缺乏統一的產品認證體系。浙江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產業優勢,建立“一帶一路”或者“數字絲路”產品認證體系,有助於作為整體產品標識形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推廣。
網購和支付寶都誕生於浙江。“雲”上銀行、無人超市、移動支付、互聯網法院、互聯網醫院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湧現。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浙江抓轉型促升級、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也不小。2017年處置 404 家“僵屍企業”,淘汰 2690 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 4.7 萬家臟亂差小作坊。淘汰落後產能不僅僅要面臨著單一的社會人員安置和再就業問題,更要充分考慮數字社會時代產能升級過程中人員轉型的獲得感。
數字社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這個概念反映的是現代社會人們在家庭、工作、教育和娛樂中採用新的信息通信和交互模式的一種結果。技術的發展總是以人類意想不到的方式對社會造成衝擊。產業轉型過程中老百姓會面臨諸多的挑戰,如隱私、安全、消費者政策、競爭、創新、工作機會和技能發展等等。若不能充分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經濟效率低下、政策滯後、不平等加劇以及社會結構失衡、增長放緩等系列問題。
在數字時代,如何做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和社會發展均衡化的有效政策組合是所有政府需要應對的挑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確保人人都能獲得參與數字經濟的機會;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術的發展能力;同時還要不斷構建創新動能以實現生產力的可持續性、包容性增長。
(來源:浙江在線;作者:王文——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