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東亞大陸綿延的海岸線與長江,在東海之濱形成一個T字形交匯口。
從“T型台”上走來的寧波舟山港,塔吊林立,巨輪穿梭。這是國際航運新巨頭,是年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巨無霸。浙江40年對外開放的歷程,正是以寧波港對外開放為起點。
把時間的軸線拉回到40年前——
對外開放的大門剛剛打開,中國經濟進入世界經濟大循環。望著國門外陌生的世界,浙江人震驚與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浙江人的眼中不再有驚詫和落寞,而是從容地觀察著國內國際市場,捕捉著財富的機會。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浙江為什麼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搏擊,以開放的姿態面對風險挑戰,經風雨、見世面,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一場從未有過的大開放中,浙江實現了全面轉型,也寫就了開放圖強的壯麗篇章。
喚 醒
在全球市場中尋找坐標
從杭州起飛,直達泰國曼谷,而後向東南驅車120公里,直到沿途開始出現熟悉的漢字,吳廣雲知道,他在泰國的“家”到了。十多年了,這樣的路線他重複走過五六十次。
吳廣雲是泰中羅勇工業園的副總裁。羅勇工業園是中國最早走進泰國的工業園,在很多泰國人眼中,這裡就像是唐人街,已經有90多家中國企業落戶,不少來自杭州灣區城市。
開放,首先是人的開放、眼界的開放。如吳廣雲一般,從浙人到浙企,一種走出去發展的開闊視野,已經打開;一種置身全球序列找尋價值坐標的思維,正在形成。
1980年,浙江開始全面自營出口。那時的浙江人或許不會想到,短短30多年,浙江的年出口額會增至萬億級,在全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全球貿易夥伴,也由改革開放初期的不到30個國家和地區,增至236個。
世界市場呼嘯而至。今天,買賣幾乎已經沒有時空界限,海淘已稀鬆平常。不僅是工業製品,生鮮時蔬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全球抵達中國,飛入尋常百姓家。網易考拉、天貓等跨境電商的發展將中國消費者“買全球”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