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浙江日報訊,1月2日下午3時,浙江嘉善縣羅星街道馬家橋村村民鬱金鳳,坐上208路鄉村公交車,去8公里外的縣城幼兒園接孩子。這條途經馬家橋村的唯一公交線,曾因路段項目建設於去年5月停開。出行難被貼上了村裡的“問題攻堅破難墻”,徵求全村200多戶村民意見後,縣有關部門聯署辦公,208路恢復通車。
“問題攻堅破難墻”不只出現在馬家橋村。一段時間以來,嘉善廣大黨員幹部深入一線調研,聽民意、找問題、謀發展。走進嘉善每個村、社區和部門,顯眼位置都設置了“問題墻”和“回音壁”,上面標注著老百姓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情況。問題標注為紅、黃、綠三色,表明反映、跟進中、已解決3種狀態。
“問題上墻,就是要讓黨員幹部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更好更快解決更多民生問題。”嘉善縣委組織部負責人說,“問題墻”取代“榮譽墻”,老百姓的獲得感卻更強了。
天凝鎮聯誼村71歲的吳秉良,這兩天有空就去村裡正在新建的衛生站轉轉。衛生站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春節前就能啟用。“今後,我們看病更方便了。”吳秉良說,去年村裡原有的衛生站拆掉後,一直未新建。“老人測個血壓,都要跑到鎮上的衛生院,很不方便。”吳秉良提出這個難題後,鎮、村兩級和鎮衛生院協調解決。更讓村民們高興的是,鎮衛生院還會輪流派醫生到村裡坐診。
部門單位還主動“找茬”。嘉善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最多跑一次”專題組辦公室裡,“2018年嘉善縣‘最多跑一次’改革問題清單”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受理環節、辦理環節、咨詢投訴反饋、活動走訪收集4個問題來源渠道標注清晰,有不少問題源自基層辦事員的觀察。
“能發現各種細節問題,得益於我們的‘跟辦’制度。”嘉善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副主任楊淵說,去年10月以來,審批中心裡凡是中層正職以上幹部,每天都要至少跟著一名群眾,觀察從取號到辦結的全流程,一旦發現問題,就將問題“上墻”,並負責推動落實,目前已收集問題49個,完成整改31個。
截至去年底,嘉善全縣共收集各類問題4701個,已辦結4659個,辦結率達9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