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在“科創”二字上。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創業板被認為是“迷你中小板”,並不一定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各種業態、體量較小的企業都可以在中小板或創業板尋求上市。但科創板的定位更加明確,是專門為科技型創新性企業服務的。
這樣的變化,從會議對科創板的“包容性”“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等表述中就能找到跡象。
科創型企業最大的資本是核心技術,即使只是一項專利,也可以讓企業從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以互聯網企業為例,在國內A股上市需滿足盈利滿三年,而互聯網公司發展初期無外乎是燒錢擴張。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就是避免再出現獨角獸“想留卻不留不住”的尷尬局面。
有浙江企業近期遞交了IPO輔導備案文件
實施方案落地前,監管層曾多次聽取市場意見。儘管整體實施方案的細則尚未對外公布,但一些業內人士猜測,上交所將優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和技術服務等領域的企業。
此次市場頗為關注的另一個話題,就是註冊制和退市制度的安排。從核准制到註冊制轉變,意味著只要符合上市要求、並做到充分信息披露的的企業都可以掛牌上市。同時,完善退市制度,讓企業“能上能下”形成常態,維持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
中金公司發布的研報稱,2019年上半年之前或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初步預期2019全年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或在150家左右,粗略預估募資規模500-1000億元,未來科創板有望吸引體量更大的海外中概股等上市。
已經有企業感知到了市場變動的風向。上海證監局網站21日公告稱,從納斯達克回歸的明星半導體設計公司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於14日向上海監管局提交IPO輔導備案;浙江證監局也於1月15日公告,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樣提交了IPO輔導備案文件,接近公司人士透露“虹軟的目標就是科創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