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2月22日,在距離鬆陽縣城50分鐘車程的大山深處,熱鬧非凡——一場國際藝術展在竹源鄉後佘村開幕。
中國美院教授單增帶來了裝置藝術作品《春笋》,意大利藝術家法比歐·皮斯科普帶來了畫作《用心去看》,蘇州藝術家沈樾帶來了描繪鬆陽風光的油畫……30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帶來了100多件作品,開啟了“後·舍藝術春季展”的序幕。
村子裡,由老房子改造的美術館是核心展區。“我來看看熱鬧。”村民葉火娣手拿火籠踱進了美術館。眼前的一幅幅油畫、一個個雕塑,葉火娣看不大懂,但她很自豪,“我們村有美術館了,也算個藝術村!”
臨近中午,不少嘉賓和遊客遠道而來,山道邊停滿了私家車。
“村子裡頭一回來這麼多人!”在村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葉火法很興奮,他告訴記者,後佘村山高路遠,田地不足,年輕人普遍外出打工創業。直到最近幾年,鬆陽縣開展老屋保護和修復工作,後佘村200多棟青瓦泥墻的老房子迎來了春天。
如何利用珍貴的古村落資源實現鄉村發展?2018年,鬆陽推出“百名藝術家入駐鄉村計劃”,希望借助藝術的力量,以文化振興鄉村,後佘村借機向國內外藝術家們拋出橄欖枝。
很快,一批有著鄉村情懷,對鄉村“心向往之”的藝術家來了。2018年12月,浙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楊曉金走進後佘村,立馬被它迷住了。“當時就想留下來。溪流、野草、村民們曬番薯幹……一切都是最真實的狀態。”他說,“在這裡可以回歸自然,有抑制不住的創作激情。”與楊曉金一樣,被後佘迷住的14位藝術家在村裡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承諾每年在鬆陽的創作時間累計1個月以上,工作室開放180天以上,真正扎根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