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實體經濟回暖趨勢強勁。1月份,全省工業用電量同比再次增長3個百分點。”浙江省經信委主任張金如介紹。這是繼去年浙江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8.5%和8.6%後,實體經濟交出的又一份可喜答卷。
人民網報道,浙江是實體經濟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85萬家。前些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企業訂單銳減,有的企業堅守實體經濟的信念有所動搖。省委、省政府旗幟鮮明地提出:實體經濟是浙江發展之基,困境中更要堅守。
政府千方百計為實體經濟營造發展環境,對出現暫時困難的可轉型企業,大力做好融資幫扶。浙江銀監局向轄內各商業銀行提出“三嚴五禁”的監管要求:嚴格落實規定,確保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嚴格落實利率風險定價,主動讓利企業;嚴格落實全省1000家小企業信用貸款試點任務,轉變單一的、過於依賴抵押擔保的信貸方式。同時,禁止存貸掛鈎、禁止不合理收費、禁止搭售金融產品、禁止向民間借貸中介機構融資、禁止將銀行自身考核指標壓力轉嫁給企業。貸款結構從個人貸款、房地產貸款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傾斜。
“感謝電力部門的貼身服務,讓我們大大節約了成本。”諸暨市大唐傑濤加彈廠負責人鐘文表特意給市供電公司送來一面錦旗。企業上馬,供電所立即現場踏勘,7個工作日就通了電;每月供電所還會幫助分析用電量和用電時間,給出用電優化方案。這是浙江省電力系統推出的扶持實業的“貼身服務”。諸暨市近10萬家小微企業,光合理用電,每年就能節省電費支出5000萬元。
缺人才,浙江雙管齊下:一方面設法提高勞動力素質,另一方面設法引進高精尖人才。對普通工人,浙江推出“人才技能工程”,建立起面向企業職工、農村富餘勞動力等各類勞動者及其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職業培訓體系。近兩年,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增長了200多萬。同時,浙江還推出旨在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從2009年至今,已引進高端人才939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