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這一年,浙江開始啟動“五水共治”,謀求經濟發展和環境質量平衡發展的綠色之變。當時,全省八大水系、運河以及河網中部分支流和流經城鎮的局部河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甌江、飛雲江、苕溪三個水系水質最好,各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椒江、曹娥江、錢塘江、甬江水系次之,達到或優於Ⅲ類斷面在50%~81.8%之間;而鰲江、運河和平原河網最差,水質以Ⅴ類和劣Ⅴ類為主,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指標是氨氮、總磷和石油類。
2014年,國家環保部公報“與上年相比,浙閩片河流水質無明顯變化”,似乎並沒有帶給浙江驚喜。但這一年省環保廳公布的《浙江省環境狀況公報》,已能讓人感知治水帶來的些許變化。據全省221個省控斷面監測結果統計,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的斷面占63.8%,與2013年度持平,但Ⅴ類和劣Ⅴ類比例同比減少2.3個百分點。
2015年,“五水共治”的春風帶來了之江大地上河流的新面貌。當年的國家環保部公報,首次出現“浙閩片河流水質為優”的好成績。與此同時,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達到72.9%,比2013年提高9.1個百分點。在剛剛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報告中,“浙閩片河流水質為優”的好成績依舊保持。
這說明,浙江治水的成效已逐年顯現,呈現出厚積薄發的良好態勢。
治水倒逼轉型升級
浙江的治水故事,已儼然成為全國治水的一道標杆。
今年4月20日至21日,金華浦江縣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全國的環保專家,前來參加在浦江召開的全國水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更是來看一看浦陽江的水之變,聽一聽浙江“五水共治”背後的故事。其實,早在去年底,浙江的治水故事,就受到中央媒體的高度關注和高頻率報道,認為這是現代版的“大禹治水”壯歌,更是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生動實踐。
浙江的這部治水故事,治出了水環境質量改善,也治出了轉型升級新局面,得到百姓廣泛點贊。三年來,全省共消滅650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超過5100公里,城鄉水環境顯著改善,同時,近兩萬名省、市、縣、鄉級河長的“華麗陣容”,成為浙江治水的一道亮麗風景。
全省規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6.3%、6.9%和6.9%。浙江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水環境質量雙提高。
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的治水思路,一直在浙江的治水故事中延伸。今年4月12日,我省出台《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水污染防治工作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目標指標,為今後一個時期的水污染防治確定了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6月13日,我省首部《基層河長巡查工作細則》出爐,進一步規範基層河長日常巡查工作,將“河長制”向常態化、規範化推進。
浙江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路子,按照“絕不把違法建築、污泥濁水和臟亂差環境帶入全面小康”的目標要求,全面實施“811”美麗浙江建設行動,盡力補上生態環境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