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康復醫學,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但說到體操運動員桑蘭,不少人都知道。
桑蘭是高位截癱患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2014年4月14日她順利產子,現在已經可以利用無知覺、無運動能力的手在佩戴工具的情況下自己吃飯、洗臉、刷牙、穿衣服。這都要歸功於她及時接受系統的康復治療。
浙江日報報道,記者從10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浙江康復三十年學術論壇獲悉,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浙江康復醫學一直走在全國前列。1986年,時任省衛生廳廳長陳過教授組織翻譯了中國第一部介紹康復醫學的專業參考書《康復醫學》,並在杭州、金華、溫州、寧波、舟山建立了社區康復試點。1992年起,浙江省人民醫院率先在省級醫院中開展現代康復治療。
“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時,就將‘健康’定義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相適應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如果說治療是讓你活過來,那麼康復就是讓你活得更好。”浙江省康復學會會長於恩彥介紹,康復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幫助殘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等,從生理、心理、社會和經濟能力上得到複原,最終提高病人生活質量,令其回歸社會。
21世紀以來,省內各級綜合性醫院康復醫學科開始建立規範康復醫學門診與獨立康復醫學病房。全省開展了康復治療師的學歷教育,溫州醫學院、浙江省中醫藥大學等本科及大專院校紛紛開始招生。
但浙江康復醫學發展也面臨一些難題。例如,重軀體、輕心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各地之間發展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康復醫學教育開展還不夠,大部分人知之較少。“其中關鍵的一點是供求不平衡,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於恩彥說。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世界上僅殘疾人口比例就大約占9%到10%,也就是說目前至少有7億人需要康復治療,康復的需求量幾乎可以說是所有醫學學科中最大的。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社會,康復需求與日俱增。
在浙江,需要接受康復治療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中風、骨折的老年人。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中相當部分為腦梗、外傷等疾病及後遺症)達65.39萬,但全省康復床位僅5147張。各大醫院康復科的床位,一直以來都是一床難求,預約時間基本在一周以上。
康復醫師的缺口更大,僅為65萬餘名老年患者提供康復服務,就至少需要1200名註冊康復醫師、3000名康復治療師,但目前正式註冊的康復醫師只有423名,康復治療師916名,僅為實際需要的三分之一左右。
針對上述難題,近年來,浙江進行了探索。面對供給緊張問題,鼓勵各大醫院開設康復科,增設床位,浙醫二院濱江院區、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市一醫院城北分院等新開的院區,紛紛設立康復中心。同時,著力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立,通過“雙下沉、兩提升”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帶動基層康復學科發展,推動三級康復體系建立。大醫院收治的重症患者,康復到一定程度後,轉到專門的康復醫院或者社區、鄉鎮醫院,最後在醫生指導下回家康復。
不少專家建議,要像緩解兒童看病難問題一樣,鼓勵更多醫學院校設立康復醫學專業,以培養更多的康復醫學人才。引導民營資本舉辦康復醫院,將民營醫院納入質量控制範圍,促進康復醫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