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浙江在線訊,浙江省設立各類改革試點900多項,其中省級以上試點171項;全年完成10個重大改革專項督察項目、8個第三方改革評估項目任務……2016年的這組“改革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之江大地時時湧動改革熱潮,處處充盈向上的力量。
成績單固然可喜,群眾的感受更加珍貴。在老百姓心中,改革成效從來不是統計報表上的數字,而是真切的體驗、有溫度的感受。改革決策是不是聚焦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改革推進過程中,大家願不願意放棄“眼前的奶酪”?改革落地的“最後一納米”有沒有打通?
2016年,發展為題,改革作答。當問與答的路徑逐漸明晰,浙江在考卷後書寫結語——改革,讓生活更美好。
以解決問題
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最近,常山縣輝埠鎮彭川村村民王保哲回憶起打在兒子身上的三大板扁擔,自己也有些忍俊不禁。
2016年初,彭川村布置新一輪“三改一拆”工作,王保哲的兒子、80後村委會主任王治俊提出:依法把違建、一戶多宅、危舊房(老房)、露天廁所和家禽圈、影響交通的圍牆等五類建築,一並納入拆除範圍,拆出一片新天地。不料,父親第一個投了反對票:想要拆危舊老房,沒門!
為了按時完成自己立下的軍令狀,王治俊動足了腦筋,陪父親喝酒,趁他酒酣熟睡之際拆掉了圍牆,又安排他外出,利用這一個多月的“空檔”,拆除了危舊老房。那次,氣不打一處來的王保哲掄起身邊的扁擔,就給兒子來了三大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