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春風綠江南,春耕正當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繪出了新的路線圖,也為一直勇立改革潮頭的浙江農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增強了信心。
浙江日報報道,八年磨一劍,浙江穩糧保供正奮力衝刺。日前,記者從浙江省農業廳獲悉,今年浙江省將全面建成8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提前一年全面完成2010年提出的農業“兩區”建設的八年任務。
堅持“藏糧於地”,糧食生產功能區必不可少。早在2010年,浙江省就提出了農業“兩區”建設的八年目標,即5年內建成現代農業園區800個,8年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800萬畝。其中,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已全面完成。截至去年底,浙江累計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9131個,面積760.71萬畝。
今年浙江省農業“兩區”建設全面提速。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建設任務目前已分解落實到了全省各地。按照“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要求,各地要緊盯目標,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保證建設標準不降低,全面完成800萬畝的目標任務。
建好更要管好。對各地已經建成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省農業部門要求破解功能區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分批改造提升市、縣兩級尚未達標的糧食生產功能區,重點改造完善低窪和丘陵地區的排灌溝渠,確保“澇能排”“旱能灌”,增強抗災能力。
遏制“非糧化”更是重中之重。日前,省農業廳已出台相關政策,要求各級農業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剛性、管控性、激勵性的保護措施和政策機制,強化糧食生產功能區用途管制,確保種糧屬性,每年種植一季以上水稻,嚴禁種植多年生經濟作物、植樹造林、挖塘養魚等,切實落實縣、鄉鎮、村三級的監管責任,堅決制止功能區“非糧化”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