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樹林 |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3月20日,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海洋與漁業局海洋資源儲備中心主任王浩敏到甌江口的樹排沙區域查看灘塗恢復情況,謀劃紅樹林種植。“那裡以前布滿漁網,現在陸陸續續拆除了。”王浩敏指著一大片灘塗說,“退出來的地方都要種上紅樹林。”
浙江日報報道,近年來,溫州濕地保護與利用面臨嚴峻挑戰。“早年村民們往灘塗上插根竹竿就占地挖塘,濫捕和過度養殖造成了生物資源破壞和水體污染,鳥類多樣性也因栖息地減少而下降。”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源環境保護處處長吳群力說,不合理開發導致濕地資源不斷萎縮,生態功能逐步退化,天然濕地減少了1萬多公頃。
去年,溫州在成立濕地保護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整合成立了溫州市綠化與濕地保護委員會,加強部門協作和統籌力度。溫州市綠化與濕地保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說,按照到2020年要完成紅樹林種植面積7000畝的目標要求,今年重點在樂清西門島、洞頭霓嶼、溫州龍灣海洋公園等自然淤積灘塗開展紅樹林適宜區選劃和紅樹林種植工作,改善濕地功能。為規模化推進“退養還濕”,還原濕地生態,溫州還啟動了濕地生態補償機制試點。
濕地公園是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溫州新增省級濕地公園8處,今年力爭新增省級濕地公園3處,實現省級濕地公園縣(市、區)全覆蓋。
坐看飛鳥掠過,又聽鷺鳴聲聲。在樂清西門島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南嶴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傳寶說,以往過度圍塘養殖污染濕地,野生的小魚小蝦和各種貝殼類生物大大減少。經過反覆與村民溝通,當地逐漸“退養還濕”,種上紅樹林,並著手修建海上棧道,以紅樹林為景觀進行旅遊開發,讓村民靠濕地也能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