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4日電/台商呂如仙經營的日月潭農莊,坐落在蒼南橫陽支江日月島沙洲附近的嶺前村。
新華網報道,從地圖上看,農莊所在的沙洲呈現出一個太陽、一個月亮,與台灣的日月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由於兩地氣候相似,農業項目可比度高,2014年,呂如仙把台灣農業的經驗帶到了浙江蒼南。開門迎客一年多,這座以發展現代高效精致生態農業的農莊就已經頗有名氣,成為蒼南與台灣經貿合作的一個樣本。
“與台灣隔海相望,70多萬人口講閩南語,蒼南是浙江省與台灣距離最近的地方,霞關港到台灣基隆港僅120海裡。”在23日“海峽兩岸媒體走進浙江蒼南”交流活動中,蒼南縣委書記黃壽龍介紹。在他看來,台灣向大陸實施的新一輪轉移,地處浙江最南端的蒼南縣擁有合作的先天優勢。
上世紀90年代初,台商以廣東東莞為基地,形成了東莞台商集聚區;九十年代則以江蘇昆山為基地形成了台商新一輪的集聚區;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推出,迎來第三波台灣產業轉移,包括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優質服務業等。
近年來,蒼南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以創建國家級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台商投資區等多個平台為抓手,對接台灣產業轉移,推動當地經濟轉型,打造對台經貿合作的新樣本。
隨著浙台(蒼南)經貿合作區聲名鵲起,過去三年內,蒼南共引進台資項目28個,項目總投資33.48億元,包括醫療衛生、幼兒教育、養老護老等,都為當地人帶來了提升發展、改善生活的“先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