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國際化,城市更包容
走進位於下沙白楊街道的朗琴社區,整個街區顯得國際範兒十足:不僅各個路牌和公共設施都有雙語標識,連小區周邊的服裝店、藥店、理髮店等商戶也用上了雙語解釋,讓境外居民對小區內外的各種公共設施及商業配套都能“看得懂,用得來”。
目前,朗琴社區居住著305名境外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涉及英國、美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讓新來的外國友人盡快融入杭州,社區精心製作了一本境外人士在朗琴居家生活服務的指南,裡面是形象的圖標和簡單的英文導引。“隨手一翻,就知道周邊衣食住行的詳細信息,很方便。”來自英國的留學生吉米說,社區會將各種通知及時翻譯成英文,放在新架設的國際居民宣傳欄以及朗琴社區的“愛家App”裡,讓大家第一時間知道社區動向。
社區主任張璐表示,下一步,社區還將對社工、物業、保潔、前台、保安等和境外人員經常接觸的崗位工作人員進行外語培訓,設置境外人員服務站點,給國際友人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同時,邀請國際友人參與社區的“社區英語主題沙龍”“太極之舞”“民樂社”等活動。“希望通過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全面提升,打造一個讓國際友人安居樂業的國際化社區。”張璐說。
什麼是國際化社區?《意見》指出,國際化社區,是指以一定地域為基礎,包容各類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國家、種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夠和諧共處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未來,像朗琴這樣的社區,將成為城市的‘標配’。”葛衛平說,《意見》要求,到2018年底,杭州要建立起科學的社區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和服務標準指標體系,建立30個國際化社區示範點;到2020年底,國際化社區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社區國際化功能和人居環境更加完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更加健全,社區建設國際化水平和居民文明程度顯著提高;2030年,形成具備國際水準、全國示範引領的現代社區建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