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杭州信息經濟已經步入快車道,2016年實現增加值2688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50%。
人民日報報道,當攝像頭傳回路況信息,南北向車流量明顯多於東西向,“城市數據大腦”便開始自動調配,延長南北向、縮短東西向的綠燈時間,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11%。依托智能數據系統,杭州正嘗試讓包括交通在內的城市功能實現自我調節。
“買個燒餅都能掃二維碼付錢。”在杭州生活了11年的周燕燕說,現在出門只帶手機就夠了。去年8月,螞蟻金服集團的一份報告顯示,杭州4萬多家餐飲門店,有2.2萬家可用支付寶買單,超過95%的超市便利店、超過98%的出租車支持移動支付。
杭州信息經濟已經步入快車道,2016年實現增加值2688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50%。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軟件與信息服務、雲計算與大數據領航產業發展,阿里巴巴的雲計算、網絡設備供應商華三通信、智慧安防的海康威視……一批頂尖企業湧現。
在信息經濟的熱土杭州高新區(濱江),匯聚了1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800餘家留學生創業企業、4800餘名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短短數年就形成千億元的信息產業鏈。
創新要素的集聚,得益於杭州優良的創業環境。杭州先後實施行政審批制度、行政管理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商事制度等系列改革,為轉型升級提供體制機制保障。2014年推出的“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將政府權力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等全都曬出來,審批事項精簡七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