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追尋錢塘故夢的靜謐時光:老房子的風流前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8 12:03:51


 
  李叔同《斷食日志》的捐贈人

  就出生在龍翔裡三弄2號

  《斷食日志》是李叔同(即弘一法師)於1916年在虎跑斷食時寫的日記手稿,約萬餘字。當時,李叔同偶然在一本雜誌中看到了斷食治病的說法,久被神經衰弱折磨的他對此產生了興趣。另一方面,由於當時李叔同已有心向佛,斷食也是修煉身心、磨練意志的一種方式,於是他決定一試。

  所謂“斷食”,並不是全程不吃不喝,而是逐漸減少食物攝入量,最終只飲水、不吃東西。在西泠印社社友葉品三的推薦下,1916年農歷十一月三十日,正值學校放年假,李叔同來到虎跑,在當時方丈的樓下借了間房,開始為期三周的斷食。期間,他記錄了生活細節,比如活動、飲食、睡眠及每日身體的生理變化。斷食後,李叔同自感脫胎換骨,為示新生之意,還根據老子“能嬰兒乎”之意,改名李嬰。

  原先,關於李叔同的《斷食日志》文字多源於民國鉛印版,粗俗點講,算是“二手貨色”,其間大錯沒有,小錯不斷,因此不少文字曾讓後世學者苦思而不得解。直到2010年,來自上海的朱德天先生捐贈了父親朱孔陽收藏的《斷食日志》影印本,這本“第一手”的日記,讓更真實的斷食體驗得以還原。朱德天還在數月前將一塊父親收藏的老雷峰塔藏經磚硯義捐給了杭州博物館。

  朱德天1934年就出生在杭州龍翔裡的三弄2號。他父親朱孔陽是上海鬆江人,是著名的金石書畫家和文物鑒賞家,青年時居住在龍翔裡一帶,在青年路上班,當年延安路和解放路一帶大店的店鋪招牌,很多都出自朱孔陽之手。1924年9月25日(農歷八月廿七日)午後,朱孔陽和夫人乘船去湖西探望友人,結果在西湖上親眼目睹了雷峰塔的倒掉。

  中國染料化學之父朱昊飛

  也曾是龍翔裡的住戶

  曾經住在龍翔裡的名人,還有中國染料化學之父朱昊飛,樂清人。他的妻子曾是宋美齡的秘書。

  據《樂清華僑志》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朱昊飛去德國留學,在柏林大學鑽研化學四年,獲化工博士學位。期間,他還結識了朱德。

  回國後,他曾在內蒙古一帶呆了七年之久,實地研發染料的原料。此外,歷任北京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理化教授。

  朱昊飛夫妻幫助過曾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兼任浙江醫學院院長的洪式閭。1928年,洪式閭在杭州建立熱帶病研究所,當時,研究所位置在浣紗路桂華里,後遷錢王祠井閣,再遷岳墳附近的村莊。時任浙江大學化學教授的朱昊飛就住在龍翔裡靠近東坡路的地方,他鼎力相助,為洪式閭籌得幾千塊大洋。

  1934年朱昊飛因染傷寒,年僅42歲去世,安葬於煙霞洞旁。煙霞洞旁有三座墓,人稱“煙霞三墓”,就在南高峰入口牌坊附近。其中兩座廣為人知,一座是師複的墓(本名劉紹彬,因立志反清,光復故國,改名劉思複,後又改名師複);一座是中國第一位現代數學博士胡明複的墓。還有一座墓碑上刻了“樂清朱昊飛先生之墓”一行字,就是朱昊飛的墓了。

  杭州老房子專家仲向平說:“墓碑呈西式的方尖碑,下築三層墓基。旁邊還有一穴,應該是為他的夫人準備的。不過,他的夫人文革期間去世於南京,終究沒有葬在這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