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鄉安吉縣利用其鄉村環境優越、鄉村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模式,中張村的農耕館,尚書村的耕讀文化吸引了大量遊客。長興縣學習台灣鄉村民宿做法,利用原有的農家樂基礎和旅遊景區,大力發展“景區+農家”模式,水口鄉顧渚村依托歷史景區大唐貢茶院和村裡的437家農家樂,僅去年一年就吸引了長三角地區225萬的遊客,成為遠近聞名的“上海村”。南潯和吳興兩個市轄區地處平原水鄉,依托遍布各地的休閑農莊,大力推廣“農莊+游購”模式,農莊成景點,園區成景區,農副產品成旅遊產品,顧客為遊客,實現了旅遊和農業的高度融合。
湖州市旅委辦公室副主任張樵說,這四大模式定位不同,受眾也各有不同,有效避免了同質化,實現了差異化競爭。
規劃統一,走質量恒定的品質保障之路。
當地幹部在實際調研中發現,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各地在發展鄉村旅遊時常出現亂排污水、破壞環境、食品安全等問題。事實上,“搶位”與“缺位”並存的問題在我國鄉村旅遊發展中十分普遍。一方面旅遊、農辦、漁業、林業等相關職能部門爭相“管理、指導、考核”,另一方面則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機制不健全,無法形成合力,無人問津、相互推諉或有心無力的現象依然存在。
湖州市專門成立旅遊標準化委員會,由旅遊、質檢、農業、林業四家單位共同牽頭,制定了包括示範洋家、示範農家、示範農莊、示範村和集聚示範區五大標準化體系,對安全標準、服務標準、配套標準、食品衛生等進行了詳盡的規範,其中包括示範洋家樂在內的多個標準還有望升格成為國家標準。
理念提升,走服務提速的人才支撐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