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想祖國分裂 蔣介石曾密約毛澤東訪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8 09:36:52  



  ●毛澤東制定“一綱四目” 

  炮擊金門不久,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曹聚仁。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告訴曹聚仁:“只要蔣氏父子能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撤退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台、澎、金、馬都可由蔣管,不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活動。台、澎、金、馬要整個回來。”當在場的有人提出,美國人一走,美國對臺灣的軍援會斷絕時,毛澤東說:“我們全部供應。他的軍隊可以保存,我不壓迫他裁兵,不要他簡政,讓他搞三民主義,反共在他那裏反,但不要派飛機、派特務來搗亂。他不來白色特務,我也不去紅色特務。”曹聚仁問:“那麼,臺灣人民還可以保留原來的生活方式嗎?”毛澤東答道:“照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毛澤東把曾經提出的給蔣氏父子的寬大政策,加以細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形成了和平統一祖國的總體構想。後來周恩來把毛澤東的這些構想概括為“一綱四目”。毛澤東、周恩來都向曹聚仁談了“一綱四目”。他們怕蔣介石不放心,還於1963年通過過去與蔣介石、陳誠二人關係都比較好的張治中致信陳誠,在信中轉達了“一綱四目”的基本內容。 

  “一綱四目”的具體內容是:“一綱”:只要臺灣回歸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重總裁(指蔣介石)與兄(指陳誠)意見妥善處理。“四目”:第一,臺灣回歸祖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事安排等悉由總裁與兄全權處理。第二,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第三,臺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重總裁與兄意見協商決定,然後進行。第四,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 

  曹聚仁到臺北後,向蔣氏父子講了毛澤東的這個意思。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領導人經過一番研究,決定提出他們的一些條件。曹聚仁帶著這些意見,往返於大陸與臺灣之間,進行溝通。經過一番努力,雙方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基本達成了一致: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2、蔣經國任臺灣省省長。臺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只堅持農業方面耕者有其田,其他內政完全由臺灣省政府全權處理。3、臺灣不得接受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4、臺灣海、空軍併入北京控制。陸軍縮編為四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在臺灣。5、廈門與金門合併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臺北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臺北徵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6、臺灣現任文武百官的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可降低。

  ●晚年蔣介石密約毛澤東訪台 

  “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打斷了國共兩黨之間的聯繫。蔣介石聽到大陸方面發生一些極端的事情,對中共的疑慮更深了。 

  晚年,蔣介石經常想起他在大陸的日子,想到與大陸溝通的問題。就在他出任第五屆“總統”之前的一個月,即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時,竟把他稱為“老朋友”。這個消息在美國和香港傳了很久。蔣介石注意到,毛澤東對尼克松說:“實際上,我們同他的交情比你們長得多。”對毛澤東說的這句話,蔣介石思考了很久。 

  此時的蔣介石十分孤立。在國際上,中共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而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則越來越小,連美國總統、日本首相也都訪問了大陸。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對與中共聯繫有些猶豫。正在蔣介石猶豫之時,中共方面卻採取了一系列主動行動。在大陸,中共恢復了“二•二八”紀念活動。廖承志也出面發表講話,重新強調“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歡迎臺灣各方面人員來大陸參觀、探親、訪友,保障他們安全和來去自由。”1975年,中共方面又特赦了國民黨數百名戰犯和特務,還給他們中的一些人安排了工作,願意去臺灣或者香港的,也可任其選擇。 

  蔣介石得到這些消息後,心中佩服毛澤東胸懷之博大,但還是沒有採取主動行動。其原因,主要是他沒有找到合適的溝通人選(曹聚仁已於1972年去世)。 

  正在這時,毛澤東卻派人來了。毛澤東派的這個人,是章士釗。當時章士釗已經92歲高齡,且重病在身,但他還是接受毛澤東與周恩來的委託,願意承擔溝通兩岸的任務。為了保障章先生的健康,周恩來特意安排了警衛、醫生、護士、秘書、廚師、保姆隨侍。章先生于1973年5月乘飛機到了香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和國民黨方面聯繫上了。不料,章先生由於勞累,休息不好,於7月1日在香港去世。 

  1975年春節後,蔣介石秘密找來國民黨元老陳立夫,讓他通過在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面表示:可以請毛澤東來臺灣訪問。毛澤東得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但1975年毛澤東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周恩來也重病在身,他們兩人都不能親自到臺灣訪問。毛澤東找來鄧小平,親自向鄧小平交代:你可以代表我去臺灣,兩岸可以以此為契機,儘快實現“三通”。陳立夫得知毛澤東打算派鄧小平來臺灣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為了配合這次溝通,陳立夫還在香港發表了一篇題為《假如我是毛澤東》的文章,文中說:“歡迎毛澤東或者周恩來到臺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談判之路,以造福國家人民。”他說:希望毛澤東“以大事小,不計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國共兩度合作的前例,開創再次合作的新局面。”但是,正當陳立夫積極努力尋求與大陸溝通之時,蔣介石卻因病於1975年4月5日去世。海峽兩岸的再次溝通又中斷了。(來源:揚子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