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最富爭議”到一邊倒支持 仇和做了什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3 17:24:16  


 
  背景新聞一

  爭議聲中從“縣官 ”到副省長

  其實,推行一綫工作法、公布領導幹部電話等做法,在仇和的從政經曆中,幷不新鮮,相比過去在江蘇的“轟轟烈烈”,他今天在昆明的舉動,只是顯得更成熟穩重罷了。

  仇和1996年底任江蘇宿遷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兼沭陽縣委書記。宿遷市那時候是江蘇的新建市,是全省最窮的地級市,沭陽又是宿遷最窮的縣。

  年輕、有思想、有闖勁、有學識的仇和也算是“臨危受命”。面對現實,如何整治沭陽,他使下了很多“非常手段”,進行“鐵腕反腐”,一度被批評稱“酷吏”、“人治”、“政治投機”。

  這些被批評和爭議的事件中,有代表性的是:

  1998年 仇和在沭陽縣給教師下達“招商引資”任務,被央視《焦點訪談》報道。

  2001年 宿遷推行教育事業改革,將學校推向市場變爲民營;同時强力推進醫改,將所有醫療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革;反對者稱“仇和賣學校賣醫院”,又一次引來《焦點訪談》關注。

  2002年 宿遷推行1/3幹部離崗招商、1/3幹部輪崗創業,副處級幹部的任務是500萬元/年,完不成任務的幹部,所在部門一把手免職。

  2003年 仇和在宿遷推行幹部任用公推公選制度改革,成爲江蘇這一制度的發源地。

  2005年5月 宿遷治理“人情宴”,將婚喪酒席限制爲幹部不超5桌,群衆不超8桌,幷因此處理多名幹部。

  ……

  仇和這些當年在沭陽、宿遷的“光輝事迹”,幾乎每一件出台後,都會不同程度地引來抗拒、爭議和批評。抗拒者,大多是過去的既得利益者;爭議和批評者,大多是理性主義的公共知識分子。但支持者,却占了大部分,那就是沭陽、宿遷的老百姓,那些真正享受到仇和鐵腕改革成果的大部分人。

  從當年的統計數據看,1997年前,沭陽經濟排全省倒數第一;全縣38個鄉鎮有8個是省級貧困鄉鎮;僅僅一年時間,1998年的沭陽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了72.7%、41.6%和40.4%。

  在來昆明之前,仇和已擔任江蘇省副省長近兩年。1996年到2006年,10年時間,他從全省最窮縣的縣委書記升到分管城鄉建設、交通、環保、安全生産、人防地震、民族宗教和蘇北發展協調工作的全國經濟强省副省長。

  仇和這一路,是在爭議聲中度過的。2004年,《南方周末》曾以兩個版的篇幅詳細報道過仇和,標題即是《最富爭議市委書記》,也從那時候起,仇和在全國範圍內被打上了“個性官員”的標簽。

  當年,仇和高票當選“亞洲財富年度人物”,其入選的理由是:“因其獨立的實踐精神和在宿遷市進行的激進式改革引發激烈討論,幷因此成爲媒體和社會公衆關注的焦點。”

  背景新聞二

  兩度出國的“海歸 ”

  仇和,男,漢族,1957年1月生,江蘇濱海人,1977年8月入黨,1982年1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助理研究員職稱。

  曆任江蘇省農科院植保研究所副所長、黨支部副書記兼院團委書記、院工會副主席,江蘇省豐縣科技副縣長,江蘇省科委農村科技處處長、省星火計劃辦公室主任,江蘇省宿遷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沭陽縣委書記,宿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市長、市委書記,江蘇省副省長,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

  1995年4月-12月,作爲後備幹部培養對象,仇和參加江蘇省首期高級管理人才經濟研究班赴美國馬里蘭大學學習,8個月的學習對仇和後來的執政風格影響深遠。

  2005年6月-9月,48歲的仇和參加了中國第四期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幷赴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學習。(來源:華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