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特權美元脆弱可危 帶緩經濟現畸形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5 00:52:58  


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實習記者 魚莎莎編譯報道)“過度特權”多年來都被人們用來形容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所擔當的角色。據說,這種說法是由法國財政部部長,後來成為前任法國總統的德斯坦首先提出的。

  近日《日本時報》刊文稱,如今美元的這種特權變得脆弱而岌岌可危,這將給世界經濟帶來非常巨大的衝擊。

  文章中,作者首先回顧了美元如何成為國際貨幣的發展歷史。他介紹到,美元之所以能擔當國際貨幣的角色,是因為它在跨境貿易和投資貿易中的流通作用。但是在美國經歷“大蕭條”之前,這個角色一直是由黃金和一些以黃金為基礎的支持貨幣(主要是英鎊,法郎和美元)來擔任的。在30年代,各個國家陸續放棄了金本位,而在二戰結束以後,由於其他國家缺乏讓本國貨幣擔當起國際貨幣重擔所需的經濟實力和政治穩定性,美元才被默認為全球貨幣。

  在這段發展歷史當中,對於美國作為國際貨幣的最大威脅來自於20世紀70年代的高通脹率。1977年至1981年之間,美元通脹率高達10%,這大大地消弱了美元的穩定性。而隨著通脹在80年代逐漸消減,人們對美元的信心也逐漸恢復,到這個階段,美元已經可被轉換成大多數貨幣。也可以輕鬆實現對美國股票市場、債券或者房地產的投資,或者購買相對安全的美國國庫券。

  作者介紹到,沒有其他貨幣可以做到這麼多:中國的人民幣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買中國的商品。歐元則更通用一些,但是,歐洲的股票和債券市場並不像美國那麼成熟。歐元危機也已使購買其政府債券的風險超過了購買美國國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