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廈門10月21日電(記者 海涵)中山大學(高雄)特聘教授李清潭在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期間接受了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兩岸之間的交流是基層民眾生活中的需求,應該讓其順其自然地發展。應對台灣當局利用政治因素對兩岸交流進行的干擾,應當寄希望於一般基層民眾的突破。
李清潭表示,就歷史的時間和地理的空間來講,兩岸本就應該互相交流。兩岸之間是有著歷史、文化和人文的認同的。但是兩岸分隔已久,如何彌合民眾心理上的某種隔閡?李清潭認為,應該從普通民眾的生活著手。他舉例說,福建平潭同台中港和台北港的往來船只,幾乎是班班滿客。很多台灣人來平潭祭拜媽祖,交往十分熱絡。因此可以看出,兩岸之間的交往事實上是基層民眾生活中的一種需求。福建同台灣距離非常近,並有著共同的生活背景、飲食習慣、宗教信仰和語言,兩地民眾的互相往來甚至通婚都是生活的常事,應該讓其順其自然地發展。
“現在的問題就是政治因素對兩岸交流的干擾因素太大了,”李清潭說,台灣被美國視為第一島鏈中的一個島嶼,在這種架構下,兩岸之間在文化、社會乃至歷史上都出現了分斷和隔離。
李清潭認為,應對這種政治因素對兩岸交流的干擾應當寄希望於一般基層民眾的突破。而且,兩岸之間的交流是基層民眾生活中的需求,他們是有動力去進行突破的。台灣社會必須要讓當局體會到一般民眾的這一基本需求,一般民眾也要積極在生活中表達這種期待兩岸交流的意願和認同。台灣當局是否能夠體認到一般民眾這樣的需求,這是決策者該做的考慮。台灣中間社會的一些政治任務、政黨、人民團體可以互相就此做出表達,或者舉行辯論,討論出一個可能的方案。
李清潭表示,從長遠來看,未來的兩岸交流還是很樂觀的,因為時代越走應該越開放。兩岸之間的文化討論、學術研究、媒體宣傳或許都會起到促進作用。“如果只關注於過去造成的隔閡或者是當前較為冷凍的兩岸關係,這太過短暫了。要放在更久遠的時間中去觀察兩岸關係。”在長遠的時光中,鼓勵兩岸民眾彼此多加了解,多多互動,多創造機會給年輕人,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