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烏克蘭戰爭使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經濟安全至關重要。
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中國向世界各國供應工業制成品,但同時也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國家。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無限,但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最大困難就在於,石油天然氣短缺,高度依賴進口,維持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來,中國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建立多個能源通道,確保中國的能源安全。中國要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國內大循環,就必須著力解決能源自給自足的問題。
首先,依靠外部能源發展經濟,安全得不到保障。中國購買各國的石油天然氣,用來發展中國的經濟,短期內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分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一旦外部形勢發生變化,特別是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中國能源渠道有可能會被徹底切斷。正因為如此,中國必須改變自己的經濟結構,進而減少對境外能源的依賴,使中國經濟真正實現安全發展。
工業化時代,石油天然氣是工業血液。中國缺少石油天然氣,工業化不可持續。正因為如此,中國必須改變自己的經濟結構,解決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立足於國內,尋找適合中國自己的能源產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確保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石油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在中國國民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超出許多人的想象。無論是化肥農藥還是化纖織品,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石油天然氣。解決中國能源問題必須首先改變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結構,尋找可替代性的原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國經濟平穩發展。
其次,中國是一個石油天然氣短缺的國家,但同時也是一個水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國西高東低,具有天然的落差,發電水電產業,具有先天的優勢。中國必須高度重視自己的水電開發,通過修建興建電站,解決中國電力短缺的問題。
近些年來,在中央部署下,中國圍繞著長江幹流和支流,建設一系列世界級的水電站,發展中國的水電事業。中國在水電資源開發利用方面,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培育了世界級的企業。三峽集團公司除了開發長江水電資源之外,在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方面,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