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著力推動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2-25 08:56:16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運轉基礎。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增強,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實施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這是黨中央著眼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市場體系建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該方案將成為“十四五”時期指導我國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三大意義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有利於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國內市場大循環為主體,通過暢通國內大循環把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轉化為實際需求,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同時也為我國參與重塑全球競爭格局提供支撐。而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則是國內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是否得到充分體現,同時政府維護市場秩序的作用是否更好發揮,否則即使國內市場交易規模再“大”也不算“強”,無法將“五指攥成拳頭”。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通過完善市場體系基礎制度、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健全市場監管等,將疏通市場堵點,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暢通市場內外循環,形成國內統一大市場,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基礎支撐。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經濟增長動力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這要求市場體系的基礎制度、運行效率、開放程度、監管體制等均要升級到更高標準,要能充分調動各類要素資源和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通過完善產權制度、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等,將有助於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使優勢要素資源向先進生產力集聚,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有利於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雖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特別是政府和市場關係還沒有理順。高標準市場體系是對現代市場體系的延續和升級,更加強調制度的完備性、更加強調公平競爭、更加強調政府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性。因此,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在既有市場體系基礎上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具體行動,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我國市場體系建設的成就與不足

  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市場的規模體量有了、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市場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國內市場的對外吸引力明顯增強。但同時也要看到,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仍存在不少問題。

  國內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商品市場規模優勢明顯,按6%至6.5%的經濟增速測算,我國有望在“十四五”時期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場。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規模迅速壯大。截至2019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全球第一,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滬深股市總市值全球第二;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從1984年的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24萬億元,35年間增長了3000多倍;互聯網用戶規模世界第一,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步伐加快。

  國內市場結構持續優化。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穩定在50%以上,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不斷升級,從“占有商品”到“享受服務”轉變,目前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已占消費總支出的50%左右,與此同時,恩格爾系數已降至28%左右。資本市場結構亦持續優化,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比重增至36%左右。

  市場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確立了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大力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得以強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進一步精簡和規範行政審批,競爭性領域和環節的產品和服務價格已全部放開,政府定價比重不足3%。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已提升至第31位,躋身全球前40,連續兩年入列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任重道遠。一是市場體系基礎制度不健全。在市場體系建設的准入、競爭、退出、監管等關鍵環節,市場主體所需的基礎性制度保障不到位,產權制度有待不斷完善、市場准入需要更加公開透明、市場競爭需要進一步公平有序。二是要素市場發展滯後。要素市場化配置程度總體不高,要素流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如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尚未形成,土地再利用和退出機制不暢;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中高級勞動力市場不完善;資本市場存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不暢,轉板機制不健全問題;技術和專利市場發育不足等。三是市場環境還不夠完善。行業壁壘、區域封鎖、標準不一致等阻礙公平競爭市場格局形成的障礙仍存在並逐漸隱蔽化。壟斷現象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發生,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缺乏剛性約束,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尚未全面確立。市場基礎設施存在較大的區域差距,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缺口較大、覆蓋率偏低。四是市場監管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監管體系的部門和區域協同不夠,創新不足,在監管中引入大數據、信用、社會共治等的步伐偏慢,市場信用體系仍不健全。

  《行動方案》重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行動方案》首次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十六字方針。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八字方針基礎上提煉增加了“制度完備、治理完善”八個字。提綱挈領地體現了“高標準市場體系”對“現代市場體系”的延續和升級,更體現了高標準市場體系著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核心理念。“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八字方針側重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解決的是要素市場發展滯後、市場競爭環境不夠完善、市場內外開放廣度和深度需要繼續拓展等問題,而“制度完備、治理完善”八字方針則側重於“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解決的是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尚不健全、市場監管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等問題。因此,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持續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市場立規建制能力,積極對接和影響國際市場規則,全面提升市場規則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行動方案》堅持目標導向,充分體現高標準要求,從市場體系建設的內在邏輯出發,以5年為一個行動周期,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包括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第二至第六部分是行動舉措。行動舉措分別從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五個方面對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進行部署。以上五個方面內在統一、有機聯繫,形成系統完備的有機整體,基礎制度是根本、要素市場是重點難點、環境質量是直觀體現、市場開放是內在要求、市場監管是重要保障。

  《行動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以務實管用的具體行動來解決具體問題,把中央有關市場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可實施的具體工作。據悉,在制定起草過程中,文件起草組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問題和建議征集工作,並將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建議補充完善在《行動方案》中。

  《行動方案》重在行動,也要落到行動。該方案最後一段特別強調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重要意義,按照職責分工,完善工作機制,積極主動作為,破除本位主義,增強合作意識,認真抓好行動方案落實工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三點保障落實的舉措:一是通過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全過程的領導,為行動方案落實提供根本保障。二是通過示範建設調動各地比學趕超的積極性,推動各地主動作為。三是通過對落實情況及時進行跟蹤評估和督促指導,推動行動方案落實。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陳偉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