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陶誠華一門心思研究如何用錢生錢,絲毫沒有察覺到路已經越走越偏。出資入股、間接持股、他人代持,陶誠華當起了“影子股東”。從出資11.4萬元的“小打小鬧”,到豪擲540萬元的“大手筆”,他的胃口越來越大,短短幾年時間,“身價”翻倍上漲。
隨著樓市逐漸走熱,陶誠華又把目標瞄准了用“理財”所得投資樓市。早在2003年,他購買杭州某處房產時,就向浙江某醫療器械公司老板方某借過30萬元,後來為了獲得陶誠華的“關照”,方某並沒有讓陶誠華歸還,而是大方地“送”給了他。
2014年初,當陶誠華想出售該處房產時,又想到了這位“老朋友”。當時,該房產市場價格為361萬餘元,而陶誠華卻準備以500萬元的價格“賣給”方某。
為什麼陶誠華一開口就是500萬元呢?原來,2012年,陶誠華以方某名義從某銀行貸款500萬元,一年後貸款到期,方某安排續貸並替陶誠華付了18萬餘元的利息。但陶誠華並不滿足於方某付的這點“小錢”,而是希望方某能出錢替他歸還這500萬元的貸款,於是想出了用房產折抵的辦法。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陶誠華幫過我很多忙,所以當他提出要把房子‘賣給’我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方某表示,自己願意出高價,其實是想繼續獲得陶誠華的幫助。
在與商人老板們心照不宣、你來我往中,憑借著“輾轉騰挪、低買高賣”的手段,陶誠華的腰包越來越鼓。
然而,投資之路並不總是順風順水、穩賺不賠的。2015年12月,陶誠華的妻子張某某投資200萬元到某項目,自己出了100萬元,剩餘的100萬元由“老朋友”方某“贊助”。本來滿心歡喜地等著賺得盆滿鉢滿,沒曾想投資到期時,項目虧了。此時,方某十分“仗義”地站了出來,“我那100萬元中虧損的30多萬元,你們不用擔心,我來承擔。”陶誠華知道後也默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