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我們是專業的辦公家具銷售公司,均按正規流程銷售。很多學校、企業和我們都有合作。”今年年初,我們在對一起糧食購銷領域專案開展談話時,某辦公家具銷售公司經辦人員鄒某一開始就急於自證“清白”。
這樣的說辭顯然無法讓人信服。經過多次教育引導,鄒某最終承認向我區某國有糧食企業負責人行賄的事實。
該案結束後,回想起鄒某一開始談話時信誓旦旦的“保證”,我的職業敏感被觸發。“鄒某向糧食企業供貨都要行賄表示感謝,那在學校辦公設備採購中會不會也存在貓膩?”
我們決定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在綜合派駐監督單位——區教育體育局開展一次專項監督。調取全區所有學校近三年的政府採購項目資料,很快發現鄒某所在公司與區內一所公辦學校有業務聯繫,存在一些不規範的現象。
“通過梳理分析本次專項監督,我認為公辦學校在物資採購過程中有廉潔風險點。”我們將監督情況向區紀委監委相關領導匯報,建議區紀委監委“順藤摸瓜”,結合瀘州市正在開展的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區學校物資採購開展專項治理。
不久後,全區啟動公辦學校物資採購專項治理,區紀委監委指定我擔任專項治理工作具體負責人。我再次把鄒某請到我們區紀委監委談話室。此時的鄒某,和我已經“相熟”,想著狡辯無用,很快主動交代自己會向學校物資採購的經辦人表示感謝,江陽區某中學的穆主任就曾收過1.2萬元“感謝費”。
我們決定對穆某開展談話。第一次談話時,穆某非常抵觸,表示自己經辦的所有採購均按規定流程進行,逐層簽字審核報銷,不存在違紀違法行為。
結束談話後,工作組對收集到的證據再次進行分析,對穆某的心理狀態進行研判,著手進行第二次談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