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線上研討會(直播截圖) |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郭至君)由中美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南海研究院、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和美國卡特中心協辦的“展望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研討會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3日上午9點在線舉行。在開幕式上,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歐倫斯主持了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與哈佛大學教授埃里森的對話。之後,研討會就“美國新政府下的中美戰略博弈”(Outlook for U.S.-China Strategic Rivalry During Next Administration)進行了討論,來自中美雙方的資深學者陸續進行了發言。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史文表示,現在中美戰略競爭的因素是非常明顯的,那麼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減少它們的影響,同時保護每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和利益?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正在促成一種中美關係之中一種負面的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不會隨著特朗普政府的結束而消失。這也是意識形態上的競爭,這種意識形態上的競爭日益滲透到兩國關係中,並引發了雙方的許多情感反應。我們可以討論這些差距是什麼,但我可能沒有時間深入討論這些因素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
如今,雙方在與對方打交道時,主要採取的是威懾措施,而不是安撫政策舉措,這將進一步加深雙方的不安全感。這就導致了這種惡性循環。現在,我們顯然需要糾正威懾和安撫之間的不平衡,而不讓任何一方流露出可能被利用的政治軟弱。現在,有約束力的政府是否會提供一個新的機會,來實現從威懾到更平衡的威懾和安撫政策的轉變?中方是否會利用本屆政府提供的這一機遇?這是個大問題。史文說他似乎有理由有樂觀的一面,希望中美能在氣候變化、控制疾病大流行、貿易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合作。史文認為,儘管我們仍在為合作而競爭,但這種競爭的定義可能不是零和的,美國也不會把中國視為生存威脅。
現在,中國方面需要改變一些實際行為,用可證實的事實來消除西方和美國對中國各種“威脅”的誤解,而不僅僅是用語言。史文提及了一個更消極的情況,那就是民主黨中有一個很大的人權社區活動團體,這個團體肯定會向美國政府施壓,要求其向北京方面施加更大壓力。他認為美國政府在人權問題上,特別是針對中國,有一些事情需要說,需要做。但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總之,我認為有機會以互利的方式改善兩國關係,拜登政府可能會做一些事情來做到這一點,並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但這種走向更大競爭、更深競爭的勢頭,我認為肯定會繼續下去。如何以可信、可核查的保證來最好地平衡兩國方程式中威懾的一面,以幫助緩和雙方的某些極端觀點,再次成為問題的關鍵。”史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