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大國崛起的鷹鴿策略取舍
http://www.CRNTT.com   2021-03-06 00:30:31


清華國關新知論壇順利舉辦以“對抗還是讓步:大國崛起進程中的鷹鴿策略取舍邏輯”為題的研討會(圖片來源:視頻會議截圖)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實習記者 李曉宇)3月4日,清華國關新知論壇舉辦了以“對抗還是讓步:大國崛起進程中的鷹鴿策略取舍邏輯”為題的研討會。本次活動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黃宇興主持。主講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楊原。他表示,如今的中美戰略競爭是一種持久而全面的競爭。并通過微觀與宏觀理論,分析了中國對中美競爭的反應。

  楊原對中美競爭的持久性與全面性做出了解釋。他表示,中美競爭不會以政黨或領導的更迭而改變,即使2020年美國大選不是如今的結果,中美的競爭趨勢也不會在短期內發生變化。其次,中美競爭并不會局限在某一個具體的領域,而是在經濟、金融、科技、軍事、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展開。在這種持續而全面的競爭態勢之下,美國對中國的遏制與打壓可能會愈加頻繁,強硬,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該如何出招?

  他梳理了學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聲音。其中一種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該觀點認為在某些中美競爭領域上采取強硬的回擊,以有效應限制美國進一步的挑釁。如果中國一味的委曲求全,非但不能維持種美德合作,還會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另一種觀點認為當前應采取“以和為貴”的方式,以穩定中美關系的大局為重,若態度強硬,反而會使美國將中國當成一種威脅,引發更強硬的遏制,最終導致中美衝突不斷升級,甚至引發“新冷戰”。

  在美國兩黨達成高度共識,要加大對中國的遏制強度的情況下,中國站在戰略取舍的十字路口。中國若想順利的崛起,實現民族複興,究竟是應該選擇“以和為貴”,還是“丟掉幻想,准備戰鬥”?楊原從微觀層面與宏觀層面分析了這個問題。

  他認為,在細節層面,這兩種觀點背後存在著更深的理論爭論。微觀層面,威懾模型與螺旋模型的分歧表現在,前者認為,強硬有助於展示決心,讓步會釋放軟弱信號,招致更多的挑戰。後者認為,讓步有助於展示善意,促進合作,而強硬會塑造和強化敵對認知,招致更多的挑戰。從微觀滲透到宏觀,則是進攻性現實主義與防禦性現實主義的分歧。前者為,若國家采取進攻性策略盡可能增強實力,有助於抵禦和懾止侵略,確保自身安全。後者認為,國家的實力與安全不是綫性關系,當實力增長到一定程度,過分強硬的進攻反而不利於自身安全,即安全困境的惡性循環。

  兩種微觀模型與兩種宏觀理論在邏輯上自洽,但楊原表示,實證研究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威懾模型。他提出,大國競爭的主要動機是榮譽和地位,不是自身安全。其次,在權力轉移過程中,霸權國有對崛起國發動預防性進攻的意圖。

  基於對理論的分析,楊原提出了崛起國面對競爭在“對抗”與“讓步”的取舍方面受可投入物質實力對比、決心對比以及實力變化三個因素的共同影響。
楊原認為,各個國家可投入的資源和國家的資源總量是不一樣的,中美所占有的資源總量是不平衡的,但在不同問題上願意投入的資源則會影響國家決策。在台灣問題上,為了保護祖國的領土主權完整,中國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拋頭顱灑熱血,而美國則不願意犧牲過多的資源,因此在開始就會摸清底綫。而在底綫的談判過程中,存在決心的對比。

  隨後,楊原以1995年5月美國宣布允許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訪美為例。當時中國決策層認為,美國此舉是“測試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綫”,看中國是否會“吞下李登輝訪美苦果”。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打消美方的幻想,展示捍衛本國主權的決心,長期堅持韜光養晦戰略的中國政府迅速做出決定,舉行連續9個月大規模台海軍事演習、召回駐美大使、暫停兩國副部長級以上高層訪問。

  楊原表示,結合現實來看,中國在未來短期內對自身實力增長積極樂觀的預期可能不會發生大的改變。中國外交是否會向更強硬的方向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台灣當局未來一段時間是否會在台灣與南海方面采取比特朗普政府更激進的政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