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李武忠:台灣農產品對大陸市場依賴依舊
http://www.CRNTT.com   2020-02-08 00:13:15


李武忠
  中評社台北2月8日電(作者 李武忠)這些日子兩岸官方又為了滯留武漢的台胞返台問題有所角力,台灣輿論對中國大陸報道也不友善,看來兩岸緊張關係並未因為2020大選結果蔡英文成功連任、民進黨再度掌握“立法院”多數而有所緩和,尤其美方在選舉期間對蔡“總統”的大力支持,也使得美國對台灣政局的影響力加劇,將拉大兩岸的距離。

  而農村一向是綠營的鐵票區,2018年底地方選舉,因執政成績不佳,一度棄綠而去,由於國民黨不爭氣(勇於內鬥怯於外戰),今年“立法委員”選舉在中南部又是一片綠油油。在中國大陸為台灣農產品首位出口市場的優勢下,中國大陸官方若想透過對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農產品進行干擾,施壓台灣農民影響選情,本可以採取加強檢疫、進口數量設限、選擇性進口等等措施,然而根據台灣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一整年台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達12億7583.8萬美元,占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公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加7.6%,雙創新高;尤其台灣重要農產品如稻米、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等外銷中國大陸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成長現象,不過茶葉、石斑魚及秋刀魚卻出現減少的情況。迄今中國大陸仍然是台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這些年蔡政府一再強調不能依賴單一市場,所採取的措施效果有限,須改弦更張。單就總體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似乎並未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做文章。

  而2010年兩岸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於今年六月到期後,若兩岸關係無法改善甚至惡化,可能無法延續,後續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也將無疾而終,影響台灣的外貿金額恐怕不只5%(據學者推估ECFA在2018年為台灣貿易順差,帶來了136.12億美元的增量,占當年台灣GDP的比重為2.27%,創造了大約22.03萬個就業機會),終止ECFA對台灣農漁業顯然弊大於利,影響深遠。對此中國大陸官方只簡單做出回應並未明確表態是否會中止,留下迴旋談判空間,今年520蔡“總統”就職演講內容對ECFA存廢影響將至為關鍵,蔡“總統”別忘了選舉時對農漁民的承諾(“四個多一點”:補助、競爭力、安心及退休保障)。

  中國大陸現正受到新型肺炎(2019-nCoV)肆虐,許多行業受到衝擊,而大陸消費是台灣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來源,許多地區日常生活物資的供應暨調配成一大挑戰,也引發是否會影響台灣農產品輸陸的疑慮。中國大陸為防止疫情擴散,不僅封城,市內大眾運輸也停運,當地居民外食及購物的次數大幅減少,對農產品尤其高等級水果的供需,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相對的宅經濟(包括遊戲、物流、網購,外送平台等)也會跟著興起,來因應實際需求。目前中國大陸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約40%,農產品透過網路零售額占農產品總交易額近10%,網購將會承擔更多農產品交易及配送的功能。另,中國大陸商務部也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積極利用進口,來增加國內肉類等農產品市場供應,商機還在。

  因應新的消費型態,台灣農產品出路除了積極辦理內部促銷及開闢新的外銷市場外,如何維繫住中國大陸市場並搭上這波新的消費型態,避免影響到農產品輸陸,值得產官學一起來關注!我們也應該給予中國大陸同胞人道的關懷,不是只關注產品賣不賣得出去。畢竟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作者李武忠,台灣農經學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